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的过程。由此可见,实践活动非常关键。正确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实施过程,建构其…  相似文献   
2.
3.
执子之手     
有人说,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世界上有许多出色的男人和美丽的女人。然而属于你的感情只有一个。尘世间有太多的面孔。每一张背后,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那晚间亮着的万家灯火.每一盏下。都会有一种自己的感受。只是幸福的真谛,只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和他,普普通通,都在小学当老师,从两情相悦到牵手相爱。从家庭恩爱到工作互助.相濡以沫地度过了22个春夏秋冬。  相似文献   
4.
施延霞 《江苏教育》2012,(Z3):104-106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本人提出的所谓"环境英语",是指以"全媒体环境"为英语环境的营造点的英语学习过程,其核心是优化课堂英语环境。该教学主张认为:"缺少语言环境是中国学生学好英语的最大障碍,课  相似文献   
5.
施延霞 《江苏教育》2012,(Z3):103-104
2012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语篇教学第一课时"为主题的赛区中,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施璐嘉老师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展现了苏派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总的来说,施璐嘉老师语言素质出众,语音语调纯正自然,语言表达正确流畅,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精致连贯,教学主题贯穿始终,鲜明突出,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谓别出心  相似文献   
6.
在2011年江苏省"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苏派与京、浙派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我醉心于激情与梦想的幽会,情感与文化的碰撞,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特别是苏、京、浙三地名师带来的三节同题异构形式的小学英语展示课,视角独特,风格鲜明,让我们感受到了在精彩的教学设计后独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这三堂课都教出了"英语味",达成了语言的两项功能,即"表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 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Story Time板块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用句型“I can see …”描述公园里的情景。该板块内容的最大特点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情景和语言信息丰富,语言材料充足,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优化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听说、表演、游戏、吟唱,扎实操练和运用所学语言。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和语文课同是语言课,语文课为什么特别强调有感情地朗读和表达,而英语课为什么忽略了有感情地朗读和表达?这个问题多年困惑着我。每当听到课堂上学生扯着嗓子卖力地读书,每当听到学生流畅却干巴巴地说着英语,我觉得这是我们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如何优化课堂英语学习环境,在模拟真实的语境中让学生有感情地说英语,是赋予语言以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当我再一次教学《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4A》"What's the matter?"B、C部分时,我运用大语境的创设,为情感英语助力,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案例]某校英语村夏令营教学活动中,来自美国的Jack老师不仅带来了异国他乡那浓浓的洋味,也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在一个关于野外生存的Survivor游戏中,尽管语言知识有点难以接受,但Jack坚持让学生试着去聆听、试着开口讲,甚至不让中方老师多参与中文翻译。更与众不同的是,他设计的游戏能  相似文献   
10.
爱人如爱花"喜欢"和"爱"的区别是什么?我以为,喜欢花的人会去采花,爱花的人会去浇花。一个"采花",一个"浇花",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取舍。喜欢花而去采花的人,也许会费尽心思买来精致的花瓶将花放置其中,也许会与朋友对花品头论足以显得主人之高雅脱俗,也许会经常换水并添加营养液,也许会搬进搬出让花享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可是,这样的"生活"是花们想要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