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中心:一、小女孩为什么能不顾父亲的责骂,擦燃几根、甚至一把火柴?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里“敢”和“终于”反映了小女孩思想斗争之强烈。小女孩也不舍得擦火柴,她也伯父亲责骂,但饥饿与寒冷迫使她不顾一切,擦亮了火柴。所以,“敢”、“终于”两个词不但揭示了小女孩内心的矛盾斗争过程,同时也展示了她处境的艰难,文中充满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二、小女孩为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