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李鸿章在《直境开办矿务折》中写道:“查初定章程,拟招商股银八十万两,开采煤铁,并建生熟铁炉机厂,就近熔化。”下列各项中,与上述“拟”建企业性质相同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D.福州船政局  相似文献   
2.
施海涛 《教师》2014,(33):44-45
历史学作为典型的人文科学,其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因此我们应发掘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并通过人文的教学手段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案例启发学生对案例中的事实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不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员为培训的主体,通过教师技巧性的课堂引导促使每一个学员积极地投入到案例的阅读和充分的讨论之中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管理教育与管理培训。案例case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工具,案例并不是企业经验的一般列举,而是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的,包含冲突和困惑…  相似文献   
4.
谢友同  施海涛 《江苏教育》2007,(3):F0003-F0003
谢友同,又名刘德祥,1955年生,现就职于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全国教育工作箸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美术作品获第28届世界遗产大全书画大赛金奖,论文获首届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 全国教育创新成果银奖。  相似文献   
5.
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于2003年确立并实施,截至2006年底,先后有304所高校接受了评估。教学评估已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监控和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参评学校实际反映看,评估工作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增强学校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其他措施难以比肩的作用。而作为教学工作质量的监控和保障机制,教学评估自身也存在元评估的问题,其自身效益的评价也处在不断探索之中。随着对评估工作认识的深入,在评估过程中强化务实精神,以此提升教学评估效益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对话”作为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展开形式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等,这种教学方式的存在,有效缓解了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为数学课堂注入了生命力和活力,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对话”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三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双通道生物反馈技术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训练,达到患者早期进入上肢分离运动期。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9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选取Brunnstrom分级III期50例,年龄为65岁以下。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生物反馈重建治疗模式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分肘关节伸展训练和肩关节前屈训练,每块肌肉每日15-20min,训练4周。结果: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P0.0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EMG波幅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它打破了传统的康复训练模式即患者被动、枯燥的接受功能训练,利用电刺激通过生物反馈使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能尽快促进肩前屈同时肘伸展分离运动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治安保卫工作已经成为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因而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保卫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安全保卫人员的应有作用,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府是闪亮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滥觞之地,这得益于大学精神的长期浸润和大学文化沁入熏染,因此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是先进文化和灿烂思想产生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新写实”小说曾是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一道绚烂的风景。在反动以往小说的主题与技法、开启新一代文学潮流上 ,有着自己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着力从社会史和文学史两方面考察“新写实”小说崛起的背景 ,把它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到如今的发展轨迹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并在对照当今文坛现状与发展趋向的基础上 ,提出“新写实”小说的生命和未来主要还是在于一个“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