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华罗庚先生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之精彩描述.  相似文献   
2.
2008年广州市中考试题中的第24题是一道以几何为背景的综合性试题,本题中的3个小题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和区分度,第3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解题的入口宽,可以从多角度、多思路求解,是一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佳题.本题较好地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下面对试题中的第3题多思路求解进行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备课是上课前所做的一项准备工作,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备课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过去,我们通常采用独立备课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彰显教师个人对文本(教材)的独到见解,但新课程的改革,对过去传统的学法和教法进行了一些改变,但由于教师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华罗庚先生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之精彩描述。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施良红 《中学文科》2009,(11):47-48
目前,教材依然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资源,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改理念,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观念,学会灵活应变,把教材活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发挥教材的作用,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本人经过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