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推进校本研修工作有利于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通过主动接受学习方式为主的校本研修、全体探究为主的主动参与式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式校本研修及建立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迫切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素质、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等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适。(一)教师由学生的灵魂工程师转变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人的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智商的高低是可以改变的.诸如得到更多的爱,改变思维习惯,积极的环境影响,都可以提高智商;而生活困难、重病等消极的影响,则可能抑制智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施莉萍  姚建东 《文教资料》2008,(36):148-150
生活化主题教学是智障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视角,它不仅是实现智障学生培养目标的导向,而且对其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智障学校低年级开展生活化主题教学的重要性、依据及实施措施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孤独感是指因离群而产生的一种无依无靠、孤单烦闷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有些盲生在上课时常常有一种"难熬"的感觉,虽然他们与其他同学一同坐在一个教室里时面对着同一个老师,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组织或自身参与程度的不同,这些盲生在心理上可能"离群",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于热热闹闹间仍感到"无依无靠、孤单烦闷",40分钟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显得特别漫长、痛苦、害怕,在教师组织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似乎是一个旁观者,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一方面,老师似乎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即使懂了也不举手,不发言;另一方面,他们感觉不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需要,似乎老师不关心,同学也不关心,老师提问从来不请他们回答,好像上课与自己无关,他们成了课堂中"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