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同学们都知道,运用二元均值不等式a+b/2≥(ab)~1/2(或a+b≥2(ab)~1/2)可以求出以下两种情况下的最值:①若a·b为定值P,则当a=b时,a+b有最小值2(P)~1/2;②若a+b为定值S,则当a=b时,a·b有最大值1/4S2.初学这部分内容时,不少同学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牢记下面的三条纪律,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从感性到理性 ,从实践到认识 ,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抽象、概括、分析、推理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而且又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做法。一、通过学具操作明确数量关系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 ,巧妙地运用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表象 ,有利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例如 ,教学“饲养小组养 6只小白兔、4只小灰兔 ,小白兔比小灰兔…  相似文献   
3.
我校教育科研课题《小学语文“四读巧练”教学模式》提倡以读为本,要求教学设计要以“读”去统率课堂的读、思、议、练,把“练”巧妙地贯穿于读的各个环节之中,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同步达到巧练的目的,这就成为语文教学中颇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基于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做到巧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尝试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上经常使用“换句话说”,以丰富同学们的词语。数学课上使用“换句话说”,可以活跃同学们的思维,点燃思想的火花。在“换句话说”的过程中,可以把隐蔽的数量换得更明显,把复杂的数量关系换得更简单,把抽象的数量关系换得更具体,一直转化到数量关系“水落石出”为止。  相似文献   
5.
分析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约分与通分的知识基础,因而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看图写分数,通过直观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大小相等;例2让学生在折纸活动中寻找和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在写一写、比一比、折一折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有关分数的相等关系,为探索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抓住一题多叙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