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新文学发生前后,曾朴一方面广泛涉猎世界进步文学.一方面对新文学的出现大加褒评.同时强调新文学要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其创造力,提出以真、美、善为“文学的标准”。期间.曾朴还创办《真美善》杂志,并创作了长篇系列小说《鲁男子》,对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曾朴晚年弃旧图新的文学行为.显示了新文学对近代文化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漫说戏剧语言人物的对白,可以说是话剧的艺术生命。古代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早就指出曲之有白,犹如胶体之于血脉。高尔基更强调戏剧语言对于剧本有着巨大的决定性的意义。诚然,画家离开了线条和色彩无以创造形象,音乐家需赖声音以制作乐章歌曲,而剧作家则必须通过对白来表现人物性格,展开情节和矛盾冲突,以至渲染环境气氛。所以从广义说,话剧的人物对白实质上即是操纵全局的戏剧动作。卓越的剧作家,常常精湛圆熟地驾驭看戏剧语言,生动地描绘时代,展示他反映的那个时代里的各个典型人物的内心世界。剧作家要描写一个大时代,往往为舞…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并非舶来品。欧洲十八世纪末叶和十九世纪初叶,新兴的资本主义取代了衰老没落的封建农奴制度,于是文学思潮中的浪漫主义应运而起。可是,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则更加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所创造的神话,即是浪漫主义的源头,《山海经》、《楚辞》、  相似文献   
4.
《石语》感言溽暑蒸人,闭门读书,取“心静自然凉”之意,以消长昼。取钱锺书先生记述之《石语》,再次披阅,其编排、装帧以至内容,均感惬意。以絮语、短札形式谈文说艺,古已有之,如诗话、笔记之类皆在漫谈之中蕴有真知灼见,可惜这种“絮语”式评论晚近已少见了。五十年代曾见詹安泰先生以絮语形式论古典文学,读来轻松自在,又启悟良深,柯灵治现代文学,亦有短小精悍之《文苑絮语》,言简意赅,隽永有味。张中晓《无梦楼随笔》,更若颗颗饱含精髓之内核,又如犀利锋芒之短剑。返顾如今汗牛充栋之长篇大论,繁复玄奥的语言淹浸得你头晕窒闷,费神竭力去…  相似文献   
5.
严格地说,中国近代文学史至今未对鲁迅作树碑的记载,而他的近代文化心态,实则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五四运动那年,鲁迅已39岁,可见其大半生是生活于近代社会的。若从1898年进入南京水师学堂作为鲁迅吸纳社会空气的起始,则他浸润于近代文化思想领域亦已达20年之久。可是,现行的近代文学史籍,涉及鲁迅失之简略,更未确认其在近代文学史上之重要地位。这一页,是应该认真补写的。鲁迅离开闭塞的绍兴,“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遂步入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海禁虽被列强大炮轰开,世界文化潮流滚滚涌入,可长期积淀的陈腐观念淤塞了输入的渠道,非自觉的被迫接受也极有限。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描述当时的状况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