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论艺术直觉     
<正>直觉思维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特别是在艺术创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多年来,一直为美学界、文艺界所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论述,提出了新鲜而科学的见解,但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至今仍然没有对直觉思维的本质问题取得共识,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文学形式。汉赋是盛世文学,这已有历史为证。当前,正是改革开放、中华复兴、和谐盛世的伟大时代,也是辞赋重放光辉的大好时机。全国已兴起了辞赋研究与创作的热潮,辞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态势和崭新的世纪风采,文著繁富、作者峰起。被誉为辞赋之都的洛阳也涌现出一批辞赋作家,谭杰是其中出名较早的佼佼者。他在辞赋的创作中,对河洛文化的继承、发展、丰富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4.
作家素质论     
作家素质指的是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及其教育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生理与心理特征。它包括智能结构与非智能结构两个方面。就智能要素看 ,它指的是作家的知识、技能与能力 ;就非智能要素看 ,它指的是作家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智能结构与非智能结构之间 ,只有形成一种有机的联系 ,并在较高的层面上遇合 ,作家的创作才能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从而具备精美之作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作家感知论     
感知不仅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作者创作能力的体现。本文着重论述感知的实践性、选择性、独创性与审美性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功能、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