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趣诗摭谈     
易喜平 《语文知识》2002,(11):32-33
《古今小说》中载,郭辉写信回家,忙乱之中却错将一张白纸装入信封,其妻拆开看后,知道是丈夫马虎所致,却并不嗔怪,而是随即在白纸上写下四句诗让信使带回。诗曰:  相似文献   
2.
《就是那一只蟋蟀》一的课后习题中,问中的蟋蟀是否有寓意。《教学参考书》对此问题的分析是:“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化。”我们的不少教对此照本宣科,在具体分析诗句时却屡陷困境。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血缘和化就是蟋蟀的寓意吗?对这个含糊的答案,笔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3.
每月文题     
粤教版所选的《论"雅而不高"》一文,关注现实,对比历史,目光独特,有感而发,以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大雅似俗、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地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呈现在读者面前,引人深思。一、巧妙对比,强烈反差。作者不是就"雅"而写"雅",而是将"雅"与"俗"进行比较,凸现"雅"和"俗"的强烈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文中第三自然段,列举了现实生活中存在  相似文献   
4.
古诗中有一类常见的反衬,长久以来并没有得到我们广大师生足够的重视,那就是“以大衬小”。它或是通过背景的阔大来反衬出主体的狭小,或是通、过景物的壮阔来反衬出情感的孤危。背景越大,越是显得主体的渺小;景物越壮阔,越是显得情感的低沉。兹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第三册的《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中,有几处的引用情形完全相同,但引号与其他标点符号的位置却不一致。试抄析如下:①在拉法格的回忆中写道:“马克思……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a  相似文献   
6.
易喜平 《学语文》2003,(4):41-41,30
有一道诗歌鉴赏题是考查苏轼的《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相似文献   
7.
我们有很多同学经常苦于写作时没有材料, 其实我们的大脑中并不是没有材料,更多的时候或许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不善于改造罢了。我们的课本和课外读物上的许多素材,只要我们稍加改动,就会成就一篇不错的文章。如同样一个故事,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叙述, 带着不同的情感来叙述,它就能够服务于不同的话题,证明不同的观点。下面两篇学生习作就是取材于同一篇文章,“变格”写作, 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苑     
易喜平 《语文教学之友》2006,(4):F0004-F0004
年轻的建筑师向他的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把高楼大厦建得更高大、更雄伟,以展示自己的设计才能。老师低头不语,只是用手指指脚下的土地。在年轻的建筑师的几次请求下,老师才说出两个字:向下。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话:“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对“以戏弄臣”.《教参》上解释成“戏弄小臣”。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这里的“戏弄”绝不等同于今文中的戏弄,“臣”亦不是指蔺相如。因为,尽管秦王见相如于列观,传璧于美人,我们仍然看不出他有存心戏弄相如的成份;蔺相如之昕以取回和氏璧,并不是因为自己受了辱,遭到戏弄,而是看到秦王没有诚  相似文献   
10.
每月文题     
旅客列车拥挤不堪,无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块立足的地方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则想有一个座位,有座位的人想有个上铺躺躺,有上铺的人想享受下铺的便利,有下铺的人则期望软卧包厢的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