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也必须接受职业所带来各种压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生源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综合能力,而诵读恰恰是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手段。1、诵读可以强化识字能力。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汉语的字词掌握不足,而加强字词学习,离不开诵读。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如果老师不让学生单个朗诵,那是很难发现学生在识字方面的问题的。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在反复朗读以至朗朗上口的背诵中,学生自然加深了对字词的熟识记忆程度和理解。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中职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对少数民族学生更须如此,诵读便是完成字词强化的必由之路。2、诵读可以锻炼心理素质。有些中职学生(尤其民族学生)因为识字量限制或受母语影响读音不准,由害羞到不愿出声朗读,最后发展到不敢读,只有学生具备了胆量、有自信等良好心理素质,才具有读好一篇诗文的条件。教学中,要结合诵读实践,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朗读知识,使其有“迹”可循,不至于漫无目的,无所适从。在课前要布置诵读预习作业,课堂上要检查,检查后要有中肯的评价、具体的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