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在关于三个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是我国啤酒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解放后,啤酒生产发展很快,生产厂从建国初期的两家发展到75家,一九八一年,全区啤酒产量为33.4万吨,一九八二年计划产量为48万吨,比一九八一年增长43.7%,比一九七七年增长2.3倍。东北地区的啤酒市场具有购买啤酒大众化和啤酒销量常年化的特点。最近几年,全区啤酒销售量迅速增长。1981实际销售33.3万吨,按全区人口计算,每人平均消费量为7.5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学校算是名校,名校喜欢哪几种学生,这些名校中存在什么教学问题?近来,美国陆续出版好几本教育类书籍,为大家解答了上述疑问。全美闻名的白朗教育丛书推出《美国大学档案》,用最新数字审核美国高校运营。教育专家詹妮弗·瓦什本女士著书《美国高校的集体腐败》,披露美国大学的详细内幕。哈佛大学毕业生罗斯·多萨特发表著作《哈佛与统治阶级教育特权》,讲述身处世界最高学府的读书经验。  相似文献   
4.
晓康 《大学时代》2006,(1):63-64
什么样的学校算是名校,名校喜欢哪几种学生,这些名校中存在什么教学问题?近来,美国陆续出版好几本教育类书籍,为大家解答了上述疑问.全美闻名的白朗教育丛书推出<美国大学档案>,用最新数字审核美国高校运营.教育专家詹妮弗·瓦什本女士著书<美国高校的集体腐败>,披露美国大学的详细内幕.哈佛大学毕业生罗斯·多萨特发表著作<哈佛与统治阶级教育特权>,讲述身处世界最高学府的读书经验.  相似文献   
5.
西藏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对西藏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有着切实意义。以X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依托,尝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调整教学模式等举措,进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经过为期4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进行总结反思,认为西藏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应从全局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一篇脍炙人口新闻的构成,背景材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已为行家所论及。笔者以为,作为新闻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在短新闻中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出色的短新闻作品运用背景材料都是十分成功的。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时效观念日渐增强,以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多的信息,正成为广大读者(听众)对报纸、广播等新闻工具的共同要求,短新闻由此而倍受青睐。早在1949年2月8日,中宣部及新华总社便指出:“我们急需这种百字上下  相似文献   
7.
按照Bayes统计学的观点,参数估计问题可视为一特殊的统计决策问题,不同的估计即为不同的决策。在不同的损失函数下,会带来不同的风险,故可在不同的损失函数下,在一定的估计类中寻找风险最小的估计。研究给出了两种损失函数下0—1分布参数的估计,并讨论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8.
由北京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家庭教育丛刊《父母必读))已于四月份创刊。该刊主要围绕家庭教育这个中心,交流经验,传播知识,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父母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责任心。它辟有“家教楷模”、“教子篇”、“话说儿女事”、“育苗集”、“大家谈”、“教师笔记摘录”、“国外见闻”、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624-705),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终年81岁,这在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的唐代,实属凤毛麟角。武则天36岁时便被委以政事,执掌朝政45年。由于她身体健康,精力过人,头脑清晰,决断果敢而且勤于朝政,把李家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纵观其一生,她以不屈不挠的奋发努力,由才人至昭仪,由昭仪至宸妃而至皇后,由皇后而至皇帝,接续了李唐王朝的盛世之治,临朝称制达22年。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武则天确实是中国封建帝王中的杰出人物。武则天80岁高龄时仍然保持着青春般的容貌,不显衰老。《新唐书》…  相似文献   
10.
经过周密策划,《经济日报》5月20日开始分宏观、外贸、消费、投资、地区等5部分,推出“特别策划——中国经济如何应对非典”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经济走势为透视点,详细分析了在抗击非典过程中,如何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努力弥补非典造成的损失,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选择和实施效果。这组运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深刻分析我国当时经济形势的系列报道,以独到的观察眼光,着重分析非典疫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既发现问题,也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阐明非典疫情并没有伤及中国经济运行的体系,没有伤及中国经济的自生能力,从而帮助人们树立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经济日报社的万建民和晓康同志应约撰文,对这组系列报道作了总结和评析,本刊高兴地向大家推荐,相信读者会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