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师颂     
<正>~~  相似文献   
2.
1.传 在秦汉之际,把儒家的经典著作称为“经”,给这些经典作解释的叫“传”。如“毛传”就是汉代毛亨对《诗经》的注释。 2.笺 初意指东汉郑玄对《毛传》所作的阐发和补充。但后来所谓的“笺注”“笺证”,却只是一般的注解了,不一定限于对别人的注的阐发和补充了。 3.注 东汉以后,对古书的注解一般不称“传”而称“注”。广义的注包括传、笺等。 4.疏 “疏”是相对于“注”而言的。是在注  相似文献   
3.
何谓词类活用?它主要有几种情况? 词类活用是指古汉语中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的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问题。词类活用现象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所谓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名词的用如动词与用作状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判断句有哪些特点 古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不用 判断词“是”的。表判断的句 子,有其固有的格式。常见的形 式有四种。1、……也;2、……者……也;3、……者……;4、……。(无“者”、“也”)第一种谓语后边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如:“张骞,汉中人也。”译为“张骞是汉中人。”第二种,主语后边加“者”复指、提顿,引出谓语。这种形式的判断最为明显。如“陈胜者,阳城人也。”第三种是主语后边有“者”复指、提顿,引出谓语,但谓语后无“也”字。如“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它的判断意味没有前两种强。第四种,既无“者”复指,提顿,也无“也”帮助判断。如“荀卿,赵人。”判断的意味更弱些了,是一种解释性句子,仍是判断句。 表示否定的判断就是在谓语前面加上否定副词“非”。这里要注意,“非”是对整个谓语判断的否定,而不能看作是仅对其一部分的否定。如“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非”不只是对“士”的否定,而是对“士之怒”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实例阐述了独家经营数字化期刊存在的问题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从作者、期刊、数据库商和读者共赢的角度创新经营模式是网络化、数字化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访美杂感     
此行之前,我对这个国家所知不多。 发达、强权政治、好莱坞电影、“9·11”, 这几乎就是我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全部了 解。由于工作需要我们的行程安排很满, 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要游历全美东西 部的七个城市,途中见闻感触颇多。 我们在这里遇到的人大都友好而热 情。走在路上,随便遇到一个美国人,四 目短暂的相对后,对方总会微笑着点点 头而后跟上一句:“Hi guys,how are you?”(“嗨,你好啊!”)我们总结为 是因为这里的人少,所以大家都有和他 人交流的欲望。不管怎样,这种感觉的 确不错。  相似文献   
8.
景一 《快乐阅读》2010,(11):76-80
苏亦可看着屹立在自己课桌上的冰可乐眯了眯眼睛,她觉得很奇怪,这已经是第七瓶了。这段时间,一直有人悄悄地在她的课桌上放可乐。她几乎问遍了班里的所有同学,都没有人知道是谁给她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颂     
<正>~~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数字时代我国版权领域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建立角度、公众认识角度、权利人意识角度、行政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数字出版领域版权保护问题的解决方向,并就法律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