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形态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构成了社会文化、审美、解构重构三大批评系统,他们在世纪文化语境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从泛政治到泛文化的基本走向。这一走向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息息相关.而对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是文学批评形态流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人文主义批评主要由学衡派、现代评论派和新月派主要批评家构成。其文化品格体现为对新人文精神的阐扬,以“中正”的态度体现学理性和规范性,推崇并实践和谐与典雅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3.
人们经常从类型学角度,将文学批评划分为主观批评与客观批评(或为主体批评与客体批评)两大类。认为前者注重文艺主体因素,将批评看作批评家主体意识的投射,后者强调文艺的客体因素,并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的逻辑判断。尽管有许多研究者将社会历史批评作为一种客体(观)批评来对待,而实际情况是,在社会历史批评内部,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批评家在思维方式、文学观念、个性气质、批评视野和批评过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中国现代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中,同样也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批评形态,即主观批评与客观批评两种批评模式类型。中国现代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中的主观批评。是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