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考试是用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何种方法施测于学生并对结果进行评定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就这一问题谈一点尚不成熟的看法。自从全国第二届高考科研论文讨论会上决定在85年的高考中试点对数学、外语两科进行标准化考试以来,引起了全国对考试改革问题的关注。标准化考试有许多优点。其试题多采用再认的形式。如是非判断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要结合农民需要和地方实际,讲求实用性、科学性、实践性,重在提高农民的技术操作水平。要建立社区内外的课程评价机制,各类学校资源应尽量向社区开放,实现共享。同时,要调动各方力量投资兴办社区教育,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并着力构建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4.
5.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实现国民经济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引起了全党、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最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决策,必将把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更加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深入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教育立法来保证。但是,长期以来,由  相似文献   
6.
“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联合革新计划”(简称JIP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1984年发起并实施的一项地区性国际合作计划。目前已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朝鲜、斯里兰卡、印度、中国、尼泊尔9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加并实施这项计划。从1986年开始,甘肃省在中国教科文委会指导下,开始进行本项革新实验。现摘要发表他们的实验报告,以供研究交流。  相似文献   
7.
构建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 中国减少和消除贫困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从中国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特征来看,贫困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数中部和西部省份。四年前由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发起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就是为了消除文盲、帮助贫困者转变观念,摆脱贫困。此项目现已扩散到了亚太地区的中国、孟加拉、缅甸、泰国等16个国家。中国积极参与此项目的实施研究工作,并选择地处西部贫困地区的甘肃省和广西自治区为项目省,来实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教育扶贫项目,其经济自然条件和实施项目的经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经济落后严重地制约着教育发展,教育滞后又…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需要促进学习的评价与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实验,无论课程、教材变化到何种程度,考试仍然具有导向作用。对考试改革进行思考:一、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与学,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成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新思想来改进测试内容和方法;二、考试必须与优化的教学原则保持一致,力求科学地测查深层学习中的理解、综合思考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义务教育学生质量监测系统,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实行监控;四、鼓励学校和教师编制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操作任务型和结论开放型考试题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甘肃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后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解决的途径,提出实行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和"教育优先区"的建议.同时就如何在这些地区实施"教育优先区"的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不断深化和德育大纲的试行,许多地区和学校都建立了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评价制度,德育研究工作者们也设计出许多的评价方案和评价方法。但是,目前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多采取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的方法进行。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比较全面细致,但具体实施有一定困难:其一,评价要素和指标定的细密,使实际测评费时费力而流于形式;其二,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评价能力发展水平还未能达到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