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私人书信,往往信笔挥来,一气呵成,不重推敲,无暇雕琢,任其自然。未经编者修饰的书信手迹,其字里行间,可看到作者当时挥洒自如的情景,《毛泽东书信手迹选》就是一例。人们可以从中看到作者过人的才气,敏捷的思维,豪放的笔触,的确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2.
正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闽东北、浙西南具备条件的22座木拱廊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6年9月,其中在浙江泰顺的3座因台风洪水侵袭坍垮。经抢修,一年后它们重新在原址傲然挺立。  相似文献   
3.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重要钥匙,有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思。可见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但是,在小学教育中,学生升到三年级,上课时主动举手的人数就明显减少,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学生就不肯主动当众发言,究竟是什么原囚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