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社会是个人及群体之间以一定的协作方式耦合而成的关系系统,社会评价不等于对社会的评价.社会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评价标准的真实基础,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充分地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和利益,是一切社会评价标准的最高前提和最终依据.社会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赖于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除了在理论上有本质区别外,它们在历史背景、实践起点、政治体制格局和具体发展路径等四个方面也有着根本的不同.但二者在所处的时代环境、确定的中心任务和对外交往的基本理念方面存在某些关联性.借鉴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某些合理因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3.
市民社会的研究源于西方社会.从不断发展的市民社会理论中,可归结出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即市场社会是市民社会的生长基石;社会团体是市民社会的现实表征;婚姻家庭是市民社会的隐性实体.这些要素构成市民社会的理论的基本内容,其理论内涵和方法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吁求.既是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自觉理性反思,又是基于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的一种能动的价值追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西方社会。从古典时期至近现代的市民社会理论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市民社会理论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人文要素,这些要素是构造社会自主交往和自治机制,孕育民主法治体制的核心价值。因此,市民社会的现实发展和理论创新对于推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文化创新性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和发展需要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但只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政治稳定,才有利于改革和发展。持久的、真正的社会政治稳定,需要改革的制度建构和发展的力量支持.发展的动力机制,健康、优化发展的条件,需要改革来构建。  相似文献   
7.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社会行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同时又具有关系的特点和主体的特性;把握社会规律的特征,廓清社会规律的内在机制,对坚持以人为本,按社会规律办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