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对话教学面临的困境及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教学被认为是师生之间一种有效的交往形式,但是,对话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主题是固定的“法定知识”;教学场域中的社会权力限定;社会“惯习”的制约作用。突破困境的对策是:对话主题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对话方式应该从控制走向引导;师生关系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般认为,课程改革是人们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课程改革综合性更强、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持续时间更久,它往往涉及有关课程的价值观念、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制度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或方向性调整,因此,课程改革要对课程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进行变革,而在这些根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基础课程改革,课程实施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课改的重中之重是对课程价值取向的讨论,课程价值取向主要有忠实价值取向、相互适应价值取向和创生价值取向.这三种价值取向体现了国家统治阶级对课程实施不同程度的控制方式,国家控制方式主要有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强行控制和软性控制、显性控制和隐形控制.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把握有利于我国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论文发现教科书的内容并不是价值中立、客观的。而是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是经过社会统治阶级的合法化的结果。本文从教科书中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分别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教科书中的显性内容还是教科书中的隐性内容都与社会统治阶级控制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启示:国家控制了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因此教师应该深层次解读教科书,学生也应该辨证地看待教科书内容。  相似文献   
5.
我们一般认为,课程改革是人们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课程改革综合性更强、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持续时间更久,它往往涉及有关课程的价值观念、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制度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或方向性调整,因此,课程改革要对课程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进行变革,而在这些根本性问题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最根本的利益关系,许多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简单道理被过度复杂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益使然。如果我们采用一种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就会发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要对课程中的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进行重新“洗牌”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这次基础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之一.但是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学校的课程文化.因此笔者从中西方课程文化的角度对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了重新的认识,既看到了中国课程文化的优势,也感受到了中国课程文化的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响学习方式的不同的中西课程文化.最后,文章提出加强我国本土课程文化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在管理改革中涉及到高校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及高校各个团体的利益,各个团体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分化为改革派、反对派和中间派,他们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利益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争夺和博弈.为更好促进高校改革的正常进行,我们主张建立改革“利益联合体”,不断促进高校改革深入.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被认为是师生之间一种有效的交往形式,但是,我国现在的教学出现了迷失现象,这些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主题是固定的“法定知识”;第二,教学场域中出现的社会权力限定现象;第三,社会“惯习”的对对话教学的制约作用。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出路;第一,对话教学的主题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第二,对话教学的方式应该从控制走向引导;第三,对话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