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与社会》课改变了原有的中国古代历史教科书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的体系 ,以专题的方式重新构建历史教材。新体例的设计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综合性的体现。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合 ,而是涵盖了打破学科壁垒、对课程整体把握和教材自身结构安排等三个层面。本文从综合性与体例创新的角度 ,叙述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和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是清季古史考释名著之一。王氏自称“摩研排缵、二纪余年”,为十七部正史“改伪文、补脱文、去衍文,又举其中典制事迹,诠解蒙滞,审核路驳,以成是书。”王书成就很大,对后学启宜颇多。但王氏为人性格偏激,自以为是,此风羼入著述,因而某些结论不免主观武断,该书卷六十“以女妻姊之孙”条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3.
曹文柱 《学科教育》2003,(6):1-4,40
《历史与社会》课改变了原有的中国古代历史教科书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的体系,以专题的方式重新构建历史教材。新体例的设计是《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综合性的体现。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合,而是涵盖了打破学科壁垒、对课程整体把握和教材自身结构安排等三个层面。本文从综合性与体例创新的角度,叙述了教材的基本框架和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曹操用枣祗、韩浩之议广建屯田获得了成功,这就为其消灭其他割据势力统一北方打下了物质基础。曹魏屯田的日益发展,促进了北方农业经济的复苏。“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的悲惨局面不见了,代之为“家家丰足,仓库盈溢”,“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晋书·食货志》;下文凡不注明出处的引文皆出此志)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古代,政府对所领民户数目的升降问题异常重视。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人口大量损失,偏安一隅的东晋南朝政权,由于士族特权,大量人口为“私门”、“大户”所吞噬,民户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因而二百七十余年间,以整顿户籍、搜括人口为主要目的的所谓“土断”先后竟实施了十次,从东晋成帝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首次  相似文献   
6.
东晋时期陈郡谢氏琐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郡谢氏是东晋一门久盛不衰的高等士族。在谢氏发迹史中,谢尚得任豫州刺史,是它从东晋众多大族中脱颖而出的转折点。谢尚刺豫成功并非易事,其间经历过诸多的艰苦争夺。至于,名士谢安屡召不仕的背景,则极为复杂。除借助清谈以提高门户声誉、开拓东土以巩固家族生存基础外,士林给予他的舆论压力也不可轻觑。谢氏家族在抗御前秦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如果没有地处上游的桓氏家族积极开辟西部战场,牵制敌人精锐的战略配合,淝水之战的迅速解决是绝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东晋南朝时期,在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各类人口中有一种被称为“吏”的民户。这种“吏”和一般称呼官吏的“吏”不同:官吏属于统治者,是地主阶级中的掌权分子。这里的“吏”则属于被统治者,是封建国家的依附民。本文试图对这个时期“吏”民的基本状况作一粗浅的描绘和论述。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吏”民的身分和地位。(2)封建国家对“吏”民的使用。(3)关于“募吏”和“白衣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以往人们对他的研究,一般多从书法方面加以注意,而对于他的政治活动,则很少涉及,偶有谈到者也是贬斥之词。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介既不够全面,又有失公允。其实,王羲之不仅是开创一代书风的巨匠,而且是一位  相似文献   
9.
东晋南朝是个乱世,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始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终,其间二百七十余年,江南地区历经五朝。由于政权更迭,制度屡变,做为官制重要构成的俸禄制度也相当紊乱,加之记载零散漏阙,更使后人很难辨认它的原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专门讨论东晋南朝官俸制度的文章。本文试图爬梳史料,对此略作论说。  相似文献   
10.
<正>皇始元年(公元396年)六月,拓跋圭从陉北兵发三路进击中原。经过一年半的艰苦战斗,先后占据并、冀诸州,夺得信都、中山、邺等重镇,将后燕分割成南北两隅。到天兴六年(398年)正月,拓跋圭基本控制了今河北、山西及河南、山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同月,拓跋圭从中山下真定,经高邑达邺城。据《魏书·太祖纪》记载:“帝至邺,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然而在数天之后,他突然改变计划,匆匆离开邺城返回陉北。这年七月,拓跋圭宣布“迁都平城”,并“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魏书·太祖纪》)。从此,平城做为北魏的都城持续了八十余年。直到孝文帝动议迁都洛阳,这一局面才告结束。拓跋圭本启基于陉北,在占据中原地区之后何以要选择邺城为都?既有定都之意,又何以要很快放弃而转都平城?其间隐藏了何种奥秘?北魏初年都址的选择,给其前期社会带来了何种影响?对于上述问题,《魏书》的记载甚少且又扑朔迷离,故历来为治史者所忽视。本文拟就个人读史所得,对此略作勾稽索隐,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