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引入相关的时体理论,对"曾经"和"已经"的语法意义进行描写,分析其时间指向和事件的影响与效应。研究表明:"曾经"用于过去完成,"已经"用于过去、现在、将来时间的完成。"曾经""已经"与句尾"了"的共现情况不同,"曾经"在时间指向上具有回溯性,与句尾"了"的"起始义"不相容,因而不能共现;"已经"在时间指向上是右向的,与句尾"了"的"起始义"相容,因而可以共现。"曾经"和"已经"都隐含事实的影响与效应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当后续句与隐含的影响与效应相符时,形成相承关系,不相符时形成转折关系。  相似文献   
2.
词语模是由意义发生虚化或泛化的模标和具有相似深层语义特征的模槽成分构成的一种构词模式.本文对当代汉语他源词语模进行了考察,探讨了他源词语模引进的不同方式和他源词语模的汉化.  相似文献   
3.
“……招募中”是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的表达方式。本文考察了这一格式的演变过程:在招募的过程中一在招募中(作状语)一(正)在招募中(作谓语)一正招募中一招募中,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现时性、后置性、报道性与告示性的功能特征及其相关语用效果,并探讨了这一格式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