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根据部分元素化学性质实验的特点,本着绿色化学的要求——化学试剂零投入、废弃物零排放,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引入实验课.  相似文献   
2.
实验发现不同波长光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酶活的钝化程度不同,我们采用紫外、荧光及圆二色(CD)等方法对光还原导致酶活变化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80 nm单色光照射HRP溶液60 min后,酶活降为72.81%,403 nm单色光照射HRP溶液同样时间后,酶活仅为未光照时的56.34%。紫外光谱证实光照使辣根过氧化物酶中的铁被还原,导致HRP钝化。同步荧光和CD光谱表明光还原后蛋白内色氨酸残基微环境的极性增加,403 nm单色光照射使血红素构象发生改变,光照时间内蛋白未变性。根据以上数据可知,两种单色光诱导HRP还原钝化机理不同:280 nm单色光激活色氨酸丢失电子,血红素中铁得到电子被还原;403 nm单色光则激发卟啉环分子内电子转移致使铁被还原。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和蛋白质作用的方式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结构、浓度和其理化性质有关。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多种类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氟表面活性剂及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以蛋白质-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特征为出发点,综述了该体系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进展,包括二者作用时所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理论,复合物的吸附机理及其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总结分析了蛋白质分别与各类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过程中作用力特征、相行为、作用机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阿维菌素是目前最有效的农用杀虫剂、兽用杀虫剂,是杀灭动植物虫害的抗生素之一.工业生产中阿维菌素的萃取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采用在不同比例的有机溶剂-水体系中的溶解度作为重要的基础数据,研究用乙醇含量为95%-85%萃取菌丝体中阿维菌素的工艺条件,为模拟工厂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减少工业生产带来的费用,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由于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成膜性、热稳定性、安全性等特点,在化工生产和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薄层层析法对药物成分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层层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方法,它具有简易、快速、灵敏、高效等优点,所以发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一种快速的微量分析技术。本文以APC,商品名为复方阿斯匹林,这种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为样品,对其组分采用薄层层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种测定方法,操作简便,仪器普及,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利用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细胞色素b5蛋白在温度和酸度变化过程中蛋白质构象的情况。发现在升高温度和降低pH值的情况下,细胞色素b5蛋白的荧光吸收峰均有下降的趋势,表明色氨酸残基环境的极性增加而疏水性降低,细胞色素b5内部的疏水结构有所瓦解,构象发生改变。升高温度时,圆二色谱的谱图中α-helix含量下降,说明细胞色素b5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稳定性降低。外部条件的改变,可使细胞色素b5的构象发生变化,分子内部极性增强,α-螺旋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8.
介绍停流技术的原理,概述在线停流和圆二色谱、荧光光谱等仪器联用的现状,并讨论其在蛋白质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动力学过程及机理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化学实验室污染是普通存在的现象.通过对赤峰学院实验中心化学实验室污染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建议改进设施和教学方案,落实绿色化学精神.  相似文献   
10.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际及生源情况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现进行了改革尝试.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