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湘是一位早逝的天才诗人,他是文学研究会会员,又与新月诗人有较多联系,在形式的追求上与新月诗派有不少共同处。文章从朱湘所处时代及性格特征入手研究朱湘的叙事诗,着重分析了朱湘诗的观念、对中外文化的态度、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觉继承及叙事诗风格特色等问题,肯定了朱湘对叙事诗的贡献及其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作为诗体一种的叙事诗,源远流长。三千多年前就产生了《生民》《公刘》《氓》等叙事诗。后来更有脍炙人口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文学史上也不乏文人创作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若把历史上在南方民间广为流行的弹词,北方民间到处传唱的鼓词也计算在内,那我国的叙事诗更浩如烟海了。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随着基础教育的转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及教学见实习面临改革。文章从分析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论述了昆明师专中文系在教材教法教学、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改革探索措施,总结了改革两年来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教育改革不仅要从体制上作宏观改革,也要对专业没置、课程结构等作微观改革;2.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废止封闭的经院式教学,实行开放式的多元化教学,是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云南回族老教师、老诗人马瑞麟中阿文对照版《摇蓝》问世。为国、为云南增光。他的诗作从纵向看50余年来有三次辉煌;从横向看诗人有三个视点(诗人视点,平民视点,教师视点)。他诗作的动力是爱诗的核心特色是真与美。  相似文献   
5.
该文总揽微型诗,陈述了微型诗的来龙去脉,论述了微型诗的概念、意义与价值.提出微型诗是应时代转轨需要而诞生的诗体,是新诗走出困境的有益探索与有效实验,是生命力旺盛的一朵诗葩.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生活活动在中国思想解放、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时代。书香之家给他奠定了厚实的中国文化的基础;时代又使他如饥似渴地攻读多门外语,并阅读大量外国作品;受其影响至深。他又是最中国式的文人。这碰撞与交汇,与他个人天才结合,成就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不能替代的特殊影响与价值,他是幸运儿。同时文学也给他带来了持续几个历史时期的贬斥,他是孤独的。两种文化、两种反响与他突出的个性素质的碰撞,更决定了他个人生活的悲剧命运,这又是他的不幸。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作品与争鸣》对巴金《随想录》的批评意见,全面分析了《随想录》的内容、技巧与风格,并从散文史的角度肯定它直接继承“五四”文学革命传统,是鲁迅后又一次散文创作高峰的体现,是十年动乱后用散文进行反思的一部力作。从巴金个人创作道路看,是他思想认识上及文学上一个带总结性的路碑,是他几十年灵魂搏斗的一个总结,体现了他的文品与人品。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有多方面贡献的文学研究会作家,女性是他早期小说的重要题材。他描绘了多种层次女性的生活与心灵,挖掘了女性的爱心,展示了女性心灵的美与善;并以之作为救治中国当时社会弊端的“药方”。既包含了“问题小说”作家的共性,也表现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女性观念。其中不乏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也有明显的背逆。他早期女性题材小说富有“中国”的、时代的特征,也富有叶圣陶个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遇难至今已70周年,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文学革命时期,他对文学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却长期被文学史家们忽略。本文从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文体建树三方面梳剔其与文学的关系,特别肯定了他在现代杂感小品这种文体诞生时期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该通过乌台案的来龙去脉及原始资料的引论,阐述了人中的心理桎梏,忌才妒能对品、人品的决定性作用,展示了灵魂的震颤与搏斗。人作为一个整体,其长处短处优点弱点,影响着个案的公正判定,关系着事件的是非,——当然,这些早成了历史的落定尘埃,但做为人的精神之河,流淌在今人中又有多少积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