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做了大量战争善后处置工作,主要有:1.依据人道主义原则,采取宽大政策,遣返日俘日侨;2.审判日本侵华战争罪犯;3.对叛国投敌之卖国贼进行审判惩处;4.对日索赔。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国侵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收回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侵占中国的全部国土,洗雪了国耻。抗日战争使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2.
曾景忠 《历史教学》2006,2(7):20-25
"一·二八"淞沪抗战与长城抗战为局部抗战之两大高潮.二役皆因日本扩大侵华而引起,国民政府采取了对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之方针,终以签订停战协定而结束.不同之点在于"一·二八"之役,日本为掩护"满洲国"之成立,以攻为守,而长城之役,纯为进攻,为日本进一步侵占华北之先步;"一·二八"之役,前方第十九路军将领抗战主动坚决,热河防卫、长城之役,靠国民政府之督导部署;长城之役规模更大,牺牲更重;塘沽协定比淞沪停战协定对中国的危害更大.热河沦陷后,蒋介石是在北上听取华北将领的汇报意见后,才作出批准张学良辞职之决定的.张学良辞职下野,反映了当时全国的呼声,是对其"九·一八"事变以来不抵抗主义的总清算.断言蒋介石为转嫁热河沦陷的责任,落井下石,逼张学良辞职,此说未必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3.
50年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半个世纪之后,重温抗日战争历史,对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是有意义的。英勇抗日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全民族便投入了神圣的卫国战争。日本军队以先进的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般将敌后战场抗战与中共军队敌后抗战等同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起,即有论者论述国民政府军不仅在正面战场抗战,也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最早发表文章的是潘荣、肖前《抗日战争中的敌后国民党军》一文(载《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后有戚厚杰《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初探》(载《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和韩信夫《试论国民党抗日游击战场》(载《民国档案》1990年第3  相似文献   
5.
有关九一八事变,多年来都流传说: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的,但后来又把不抵抗的责任都归到张学良头上。张学良晚年多次说明,九一八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代以来,大陆学者对抗日战争史的记述逐步趋于客观准确。先后有《中华民国史纲》(张宪文主编)、《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李新、陈铁健总编)中的抗日战争三卷——《全民抗战气壮山河》(李良志等主编)、《坚持抗战苦撑待变》(李隆基、王玉祥主编)、《同盟抗战赢得胜利》(李良志、李隆基主编)等。抗日战争史专著从何理《抗日战争史》起,出版了多种,诸如《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张宪文主编)、《日本侵华战争》四卷(王辅著)、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研究部编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中国复兴枢纽》(刘大年、白介夫主编)、《中国抗战军事史》(罗焕章、高培主编)。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去年,由《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发起,与人民日报理论部和天津市天磁公司(提供赞助)联合举办了一次抗日战争史知识竞赛活动.从抗日战争知识竞赛的答卷中.我们看到了过去历史教学(具体说,是抗日战争史教学)和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朱少屏先生,原名葆康,字少屏,以字行,别号天一、屏子。上海人,1882年生。朱少屏一生从事教育、新闻、文化、社会团体活动和外交等多方面的工作,抗日战争期间,在任中国驻菲律宾领事期间被日本侵略者所杀害,为国殉难。朱氏一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他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参与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活动,并且是其中的一名主要成员。一 参与南社的创立活动朱少屏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后留学日本。在日本期间,加入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自此,参加反清革命活动。1905年冬,因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留学生进行革命活动,大批留日学生回国…  相似文献   
9.
“一·二八”淞沪抗战与长城抗战为局部抗战之两大高潮。二役皆因日本扩大侵华而引起,国民政府采取了对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之方针,终以签订停战协定而结束。不同之点在于:“一·二八”之役,日本为掩护“满洲国”之成立,以攻为守,而长城之役,纯为进攻,为日本进一步侵占华北之先步;“一·二八”之役,前方第十九路军将领抗战主动坚决,热河防卫、长城之役,靠国民政府之督导部署;长城之役规模更大,牺牲更重;塘沽协定比淞沪停战协定对中国的危害更大。热河沦陷后,蒋介石是在北上听取华北将领的汇报意见后,才作出批准张学良辞职之决定的。张学良辞职下野,反映了当时全国的呼声,是对其“九·一八”事变以来不抵抗主义的总清算。断言蒋介石为转嫁热河沦陷的责任,落井下石,逼张学良辞职,此说未必能够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日战场研究是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主体性内容,其内容应包括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与此相关的其他问题。“文革”之前关于正面战场的研究几无进展,且评价消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渐趋客观、准确,评价亦开始向积极、肯定方向转变。深化抗日战场研究,有赖于海峡两岸相关资料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还应明确研究视角,规范学术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