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偶尔见到一篇中学生作文,其中有一段话:“求幸福,有时就要有阿Q的精神。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极具讽刺意义的人。然而,今天的我们,在困境中不妨把阿Q作为一种榜样。原来,阿Q也是幸福的。”以此作为“幸福在于心”的论据。小作者的观点固然值得质疑,令人不解的是,文章是被一位中  相似文献   
2.
《中秋》     
教学目标:通过对"中秋"这一人文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亲情与友情、思念与团圆的情感。 教学设计:话中秋-颂中秋-唱中秋-演中秋四大环节,以综合艺术贯穿其中。 教学难点:艺术与人文的渗透 教学过程: 导语: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我给大家欣赏一幅图片,大家看图并猜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屏幕打出《中秋月夜图》)学生答:中秋节。老师:对,中秋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沐浴着明月温柔的银辉,品尝着象征团圆的月饼,还会讲讲中秋节来历的故事。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谁来给大家讲讲?  相似文献   
3.
偶尔见到一篇中学生作文,其中有一段话:“求幸福,有时就要有阿Q的精神。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极具讽刺意义的人。然而,今天的我们,在困境中不妨把阿Q作为一个榜样。原来,阿Q也是幸福的。”以此作为“幸福在于心”的论据。  相似文献   
4.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由恶劣的生存环境、文化语境和“非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的自我把握形式和心理调节方式,是一个人灵魂被掏空、人格被剥夺之后唯一能存活下去的理由,或者说是一个人在身处弱势时自解自嘲的精神避风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