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目标的提出总是为要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提上议事日程的. 首先,当前因知识的传授只是停留在书面上,而知识的膨胀更无法凸显其意义,加上学生获得知识与资讯的渠道多样化,造成了课堂知识的贬值,至使部分学生对知识不爱惜尊重.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双轨式德育教育强调德育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和以教师为主导的全员德育教育模式,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为、自由的道德人格,用描述性的话语来说,就是处变不惊、清醒从容、有所执着、敢于担待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3.
让灵性重现     
人人都有灵性,人人都有创造性,人人都能走向成功,但我们传统的教育却让尘埃加厚,灵性消失。所以,我们要改变课堂的时间安排,留下一点空余的时间给学生放松与思考,事实证明许多创意的形成,并非来自紧张的工作状态,而是情绪轻松、似无似有的精神状态。教师要创造一种环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与思考,留下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留下刻骨铭心、激动不已的学习经历与体验。引发兴趣,主动探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是让汽车发动行驶的钥匙。教师要下足功夫,打造好这把钥匙,把知识变得新颖、独特、神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