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了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文注释为选自詹安泰《李璨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笔者手头上正好有这本书,翻开一比照,却发现课文与詹安泰校注本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两者并不是同一版本。课文《虞美人》:  相似文献   
2.
上学期.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分头主备或辅备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一、二册的26篇课文.撰写了26份教学设计。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理念,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着“四化”倾向.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但因年代久远,许多优秀诗篇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版本.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古诗词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也能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下面笔者以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利用文本的不同版本生成教学资源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们对胆小孤僻、迂腐多疑的别里科夫深恶痛绝,但又觉得别里科夫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既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维护者,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中学语文教科书在选文作为课文的时候会对原文作出一些修改,对于这个问题,出版界是认同的,认为是有助于课文规范,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但是,中学语文教师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本期本刊集中刊发两篇关于课文修改问题的文章,一篇是高中的,一篇是初中的,目的是引起大家的关注与讨论,希望这些意见对下来教材修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文本叙事的真切、语言的质朴、感情的蕴藉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以致于在中学生的心目中,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是同学们喜爱的宋词,前几次教学我都是采用讲授法,一句一句分析给学生听,教学效果并不好.这次我打算换一种教学思路,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8.
情人节日记     
2001年2月14日 星期三 晴老天爷赏脸,让有些日子没见的太阳露出脸来了。沐浴在阳光中,感觉不错。空气里充满了玫瑰和巧克力的气息。学校放假,难得独自一人享受这个不属于我的节日。打开电视机,25频道,《红色恋人》,一段高尚而纯洁的爱情。秋秋与靳,他们为共同的信念而活着,他们把爱情放大,变成了对人类的博爱,把深沉永恒的情感,融入到对共产主义信念的追求中。就爱而言,他们是最幸福的。他们的爱情比《TITANIC》上Jack和Rose的爱情更伟大。晌午时,寂寞,独自上街,街上似乎没什么两样,只是在花店门口可以看到情人节期间…  相似文献   
9.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选人中学课本后,教材编者作了大量的删节,尤其是删除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但正是这些删除,读者,特别是中学师生很容易忽略小说的叙事结构、形象的文化意蕴、主旨的深层隐喻和象征.教师阅读教学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的阅读成为浅阅读甚至误阅读.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其诗作充满着对生活贫困的劳动者的同情,尤其是对那些居无定所、漂泊流离者的悲悯。他甚至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呼吁。临结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教学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