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经历苦闷彷徨后①274,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定改组中国国民党,发动国民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孙中山特别强调和重视宣传舆论,认为"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宣传要用九成,武力只可用一成"[1]568.他不仅在国民党内建立宣传机构,设立讲习所(学校),而且亲自为学生、工人和士兵进行演讲.笔者认为,孙中山此时之所以如此重视宣传舆论,是其革命思想发生变化的结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萨特主张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导人们不能拘于旧的制度框架与命定论;萨特从其存在主义“介入”思想出发,试图剖析资本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补充”。  相似文献   
3.
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列宁为后人留下了《给代表大会的信》等八篇书信和文章,它们涉及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诸多方面,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体现出了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大胆创新,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途径的多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加强高校人文教育不仅需要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和谐关系,推进人文课程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还要加强高校人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朱大锋 《天中学刊》2014,(2):121-123
2001年以来,国内学者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意义、策略与措施等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局限于理论层面,实证研究的力度有限,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朱大锋 《天中学刊》2012,27(5):27-29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念的责任,并通过理论研究和具体的教育、宣传、培训工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玛窦规矩”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随着其海外殖民事业的拓展,西方天主教会输出宗教的热忱空前高涨。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传教组织“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由于利玛窦之前来华的耶稣会士与澳门殖民者保持密切关系,明初政府实施了闭关海禁的对外政策,加上驻澳门耶稣会士实行的完全“葡化”的传教方式过于陈旧、僵化,不少传教士便认为“让中国人改变信仰”会如同“接近月球”一样困难。  相似文献   
8.
“利玛窦规矩”与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后,随着其海外殖民事业的拓展,西方天主教会输出宗教的热忱空前高涨.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传教组织"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大锋 《天中学刊》2007,22(3):28-30
作为寻求解决国际人权分歧的一种尝试,日本学者大沼保昭提出,要想化解世界各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就应该放弃对“自由权人权偶像崇拜”的态度,破除人权崇拜,倡导文明相容的人权观,构建文明相容的国际人权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朱大锋 《科教导刊》2023,(28):45-47
文章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管理和保障相对薄弱、教育实践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从阐述新时代加强思政专业师范生教育实践的重要意义出发,分别从持续完善教育实践制度保障、持续提升教师教育实践指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思政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的主动性等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