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新跑道4     
朱小静 《新读写》2011,(3):20-23
看到《新读写》,先想到的是“新跑近”,因为它是最给学生们发挥的舞台,同样年龄的学生们,却以不同主题、不同形式讲述着不同的故乾有着不同的感动……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由—个题目引起的触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传统。结果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中心。这种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价值取向的教学最大弊端就是师生缺乏交往与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教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处理与解释。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处理与解释。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一、结合实际,建立数感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中要充分利用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选择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应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作文的途径,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家长和教师普遍存在一个教育误区,就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围着分数转,家长也围着分数转。其实分数并非孩子成长的支点,我们应把教育的主导放在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做事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8.
创新 ,是指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 ,具有解决新问题 ,获取新成果 ,开拓新局面的创造性活动。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一样 ,也是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课堂中如何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我认为采取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多动手、动脑 ,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我以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一节为例谈谈自己的作法。   (1 )全班学生按 4人一组围桌而坐 ,桌面上放着一些硬纸片、剪刀、直尺和面积是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剪一个长方形图片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