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今天,来自全省11个市119个县的电教馆馆长云集在这里,参加全省县(区)电教馆工作会议,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太原市杏花岭区电教馆与小店区电教馆,下午交流了十佳电教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刚才听取了中央电教馆副馆长丁新同志和教育厅正厅级督学张继忠同志的重要讲话,共商电教馆系统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是近十年来召开的第一次县(区)电教馆工作会,又放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既是总结表彰会,也是一次新时期开创电教工作新局面的动员会,对今后电教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文焕 《广西教育》2013,(38):64-65
向量是高中数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工具。在平面几何中,向量可以将很多问题代数化、程序化,体现出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新课标对向量知识的考查也充分体现了综合运用的特色。在几何中,平面向量在处理长度、距离、垂直、平行等问题时占有绝对的优势,运用向量与数形的转化,可以大大简化计算,降低某些题目的难度,向量方法在几何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从证明直线平行、求夹角、证明直线垂直三个方面论述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运用。一、用向量证明直线平行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五"规划目标,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省电教系统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我们去年确定的:"有为才能有位","以工作求支持,以工作求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很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5.
面对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挑战,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了确保教育部的要求顺利实施,我省把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列为今后五年山西教育五项创新工程之一,省教育厅下发的《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意见》和《山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班班通"的发展路径,对于解决优质信息和资源在课堂上的合理有效应用,对于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但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从关注教师如何"教"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组组通"试点试验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参与式的环境和工具助"学";实现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实现小组、远程、协同学习;让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权利,使学生获得比课堂中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资源,助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7日至1月18日,在中央电教馆馆长陈志龙为团长、浙江省电教馆馆长申玉田为副团长的率领下,来自中央和地方8个省市电教馆的11个人组成的信息技术教育考察团,对英国、挪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状况进行了考察。这次代表团赴英国、挪威考察的重点为五个方面:国家有关信息技术的规划、政策、制度;教育教学资源的来源;信息技术教育的相关培训;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支持(包括解决方案、主体、手段等);信息技术教科研有关情况。本次英国、挪威之行,共访问了两所国家教育机构;(英国教育部学习技术中心、英国教育技术机构BECTA)两所大学;(英国…  相似文献   
8.
关于普教音像出版社发展的思考朱文焕目前,全国各级普教音像出版社基本属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就其出版范围来讲,大都是现代教学软件的“出品人”。教育音像出版业的发展繁荣必将促进和推动电化教育的发展,电化教育的发展又能更好地培育和拓宽教育音像出版业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各位馆长,同志们:2006年我们在中央电教馆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省电教系统的整体优势,按照去年年初确定的全省电教事业发展的整体思路,以资源建设与服务为中心,强化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加强教研、培训和实验校工作,使全省信息化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历了"校校通""班班通"的发展路径,对于解决优质信息和资源在课堂上的合理有效应用,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助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我国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无论设备设施的配备,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更多关注的是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做文章,很少关注为学生的"学"创设信息化环境和条件。"组组通"项目的实施,就是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探索教育信息化助推新课程改革的新路径。通过项目实验,探索"组组通"网络环境技术解决方案、平台开发、资源配置以及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寻求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结合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