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怕作文,尤其小学生更怕作文。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注重人文的学科,语文老师要让德育蕴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倾听是什么?倾听是细心地听取,它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语用即语言文字运用,它既指口头语言表达,也指书面语言表达,主要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语用指学生在课内学习、课外阅读、写作实践、人际交往等活动中正确、规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语用教学呢?笔者试从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语用教学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倾听是什么?倾听是细心地听取,它是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新内涵.学会倾听,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精彩,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的课堂从倾听开始.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可以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避免学生思维“走弯路”,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学情。《月是故乡明》记叙了作者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时所看到的异乡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