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
文章从探究性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双向路径”展开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出了化学探究性实验对课堂教学的益处,并以典型、成功的实验教学案例论述了如何将探究性实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1现行实验存在的缺点 现行教材中所设计的铜和稀硝酸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的,并用NaOH吸收尾气,该实验存在如下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1问题提出在某教辅读物[1]上有如下的叙述:若向含有Mg2 、Al3 混合溶液中滴和入NaOH溶液,则沉淀量与n(NaOH)的关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NO,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传统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即使可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NO,也无说服力,因为收集到的NO气体有可能由NO,与H20反应生成的。实验现象与理论无法吻合,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方法。以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实验2-4为例,旨在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的融入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之中,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一、实验目的对传统的喷泉实验进行改进,体现探究和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尽量设法提高每个实验的智力价值,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启发性、思考性、探究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二、实验仪器及药品1.实验仪器铁架台2个(带铁圈)、250 mL圆底烧瓶2个、400 mL烧  相似文献   
7.
朱方仕 《中学理科》2007,(11):38-40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贯穿高中化学始终的物理量,它是沟通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同时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也是高考的热点,不仅要求基本概念明确,而且知识涵盖面大,要求思维严密,审题要细.此类题常考常新,且区分度好,具有选拔考试的功能.在今后的高考中会继续保持这种趋势.那么如何跳出高考命题者以各种巧妙构思设置的形形色色的陷阱呢?笔者认为解答此类题应注意NA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对NA的考查角度的分析,同时要加强实战演习.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解读1.1概念:0.012kg12C所含碳的原子数1.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精确值(0.012kg12C所含…  相似文献   
8.
猜想假设是一种创新思维形式,是科学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原动力。牛顿说:没有大胆的推测就不能有伟大的发现。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统一起来,适时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假设,并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信息予以验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使学生从容地面对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结合框图等效法提出了如何书写浓度不同的混合溶液的质子守恒式,旨在把质子守恒式变得直观化,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