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朱有祥 《考试周刊》2010,(43):82-84
本文针对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些误区作了一些思考.通过对数学和数学教学的再认识,了解到数学本是常识的精微化.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师应适当创设情境,把身边的数学导入课堂,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新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常遇到一些问题直接求解较为困难,然而通过观察、分析等思维过程,可以将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新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一、用换元法实现化归与转化例1已知a∈R,求函数y=(a-sinx)(a-cosx)最  相似文献   
4.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思维的定向预备阶段.人们头脑中原有的生活经验、认识结构都是产生思维定势的主要源泉.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产生正向的迁移作用,也会产生不利的消极影响,对思维定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研究能够对数学教学的完善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对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