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朱永猛 《考试周刊》2013,(21):78-79
教师往往追求课堂教学精品化,但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是这个动态系统中的生命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活跃的教学氛围造就了诸多的课堂"意外",它不是教师能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将"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来可能成为病点的"意外"转化成教学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们发现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加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是进入初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这种两极分化呢?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做如下探讨。一、造成分化的原因(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再容易的事也难做成。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后进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或兴趣较弱;有的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逐渐减退。即使是原来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学习数学兴趣  相似文献   
3.
"万事开头难",作为一堂课的"头"——课堂引入是至关重要的。适当的课堂引入设计能够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形成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使他们经历合作交流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最终完成自身知识水平的一次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