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社初二册《新诗三首》为新增篇目。在教学时,若能将三首诗综合考察,求同寻异,不仅会扩大诗歌常识的容量,提高诗歌鉴赏力,还会在诗歌艺术风格差异性、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理论认识上,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不尽相同《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写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其主旨是唤起民族自尊,鼓舞杀倭斗志。《致黄浦江》和《给乌兰诺娃》写于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前者回顾屈  相似文献   
2.
《拾穗》是作家王往总标题为"平原诗意"系列小说之一,另外还有《放水》、《等鱼》、《乘凉》、《采桑》等篇目。单从这些鲜活生动的标题来看,就会有一股清新疏朗的乡野之风扑面而来。是啊,久违了土地的我们,类似于拾穗、采桑这样的情节只能留在记忆中了,许多年后孩  相似文献   
3.
也许是现代生活节奏太快的缘故,人们总是抱怨生活太单调乏味,缺少一种诗意。的确,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空谈什么艺术,生活有时甚至会淹没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兴趣、爱好直至信仰。但无论如何,既然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就少不了有一些感动。也许感动之后你就疏忽了,而一旦在忙碌之余,哪怕花上几分钟,你驻足回眸,努力回忆起这种感动,然后用笔墨尽可能准确地把它描绘下来,这也许就是诗意呢!其实,  相似文献   
4.
高考新要求GAOKAOXINYAOQIU《课程标准》对“文学体裁”、“名句名篇”分别提出了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2006年《考试大纲》对“文学体裁”、“名句名篇”要求为:“识记文学体裁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007年《考试大纲》有所变化,在“必考内容”之“古代诗文阅读”中,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在“选考内容”之“文学类文本  相似文献   
5.
[小引]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人人都会感受到温暖。假如你在生活中得到了这种温暖,又该如何去反映它,让读者也和你一道去重新感受这种温暖呢?仅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是远远不够的,在选择和提炼好素材之外,还要合理安排好材料的取舍、详略,要特别重视描写的作用,要善用描写去创设故事氛围,去驱动故事情节,去渗透人物内心,去升华情感和深化主题。请看孙竹同学的《温暖》。  相似文献   
6.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分别选入了著名汉乐府诗《陌上桑》和并称“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此前对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解读,大多停留于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分析,较少将人物尤其是将三者进行集中分析,而且大多沿袭“阶级分析方法”.本文试图通过比较阅读,找出乐府诗三女性形象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并对造成人物个性差异的原因进行深层探究,以期还原人物的真实面貌,带给读者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7.
教育有没有秘诀?教育成功的秘决又在哪里?只要你认真阅读完上述两篇小说,你会确信这是一个真正的秘诀。《爱的力量》是美国作家艾瑞克·布特渥斯的一件精美的小品。说它“小”,是因为它篇幅虽然短小,但丝毫不影响内容的深刻和丰实。小说先由一组对比引出问题,造成悬念;随着人们好奇心的增强,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并巧妙地过渡到结尾部分:“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说的是何等自然、轻松,但留给你的却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重。因厌倦官场归乡已久的张养浩,出于赈灾的目的,毅然受命于朝廷,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并日夜兼程,从山东老家赶赴住所。途中,他亲眼目睹了百姓的悲惨生活,一种心急如焚、忧国忧民的情绪充塞着他的胸膛:“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南吕一枝花·喜雨》)。但即使苍天有眼降下甘霖,这雨水“犹自洗不尽从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走上漫漫人生路。此中要经历不知多少次的艰难险阻,但只要有心灵作指引,便不会失去方向。而一旦偏离正确的轨道,付出的将是一生的代价。这正是小小说《歧途》要告诉我们的。一、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小说以"三国"中不为人注意的一个细节、一件琐事为立足点,作者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并采用寓言的形式加以体现,让羊作为小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鉴赏是语文高考常规题型。通览2005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该题型不仅在赋分上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在素材组合和题目设置上,也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分析并把握这种命题方向,对备战 2006年高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赋分上看,除8套省市卷维持原来的6分外,北京卷增加到7 分。3套全国卷及其他省市卷均增至8分。这说明对考生鉴赏评价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