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代新安守御所考略──云南历代汉族移民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军屯移民问题向来缺少局部研究和典型分析。本文以实地调查和历史文献相结合,对明朝在滇南设置新安守御所之时间、原委、功能及重要历史遗迹等进行探索,揭示了一个地区军屯移民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撰《清代宦滇状元通考》一文,载诸《云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检得清初至晚清状元麻勒吉、吴鲁等9人之宦滇事迹,意在佐证有清一代中央王朝对西南边疆文教和政治之重视等历史问题。此后,又陆续发现尚有彭启丰、孙如仅等6名状元也曾宦游云南,其事迹或可补史传之阙略,供云南地方史研究参考。惟所获材料较少,有待深入发掘。今权为补遗数则,体例仍旧。用以救正从前读书之疏陋云。  相似文献   
3.
古旧"游记"是从事旅游事业、研究旅游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介绍日本东洋文库和日本国会图书馆所藏清人熊宾著《滇南壮游集》、民国士青著《游滇纪事》、胡嘉编著《滇越游记》三书,及其有关老昆明的记载。希望引起对古旧"游记"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介近代云南史料笔记三种。谢彬著《云南游记》 ,其内容侧重于云南教育文化方面 ,对于研究民国初年云南社会历史也颇多参考价值。陈碧笙著《滇边散忆》 ,明确提出了建设“大云南”和“国际交通线”的战略思想 ,以及发展云南边疆城市问题 ,具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陈嘉庚著《南侨回忆录》涉及云南抗战期间“南洋机工”史事和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尽可能详尽地占有资料是一切科研工作的首要条件之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随着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研究的深入,资料建设工作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社会科学既需要高屋建瓴的理论家,也需要“进山采铜”的奠基者。否则,只靠“捣铸旧钱”,永远在旧有的,尽人皆知的资料上作文章,终究难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自清末以来,我省袁嘉谷、方树梅、方国瑜等,有志于“滇学”的先生们都十分重视资料问题。他们或节衣缩食,万里访书,收罗天下放失滇云文献;或勾沉索隐,编纂史料,为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访学日本,就日本国会图书馆、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东洋文库、东海大学图书馆所见有关云南史料文献,分为原刊原抄本、大型丛书本和和刻汉籍本三类记之。  相似文献   
7.
康熙十二年,以明朝遗民学人自居的万斯同一改从前不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参修了《宁波府志》。本对其思想行为的变化略加考论,指出,史学精神的感召和哲学体认的改变,是万氏走出隐居隐世行为的主要动因。以关注家族和地方“忠义”史为发端,以这次参修地方史志为起点,不仅构成万氏史学的一大特征,而且也是他最终决定进入北京史馆、参加官修《明史》工作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戴名世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十日,历时两年的《南山集》案最后裁定:作者戴名世由凌迟处死改大辟(砍头)正法,禁毁其书。其余与本案相关的两百多人全部免死。就中与名世关系最深的著名学者方苞,由于名臣李光第的极力保举,不但免死出狱,而且很快“入直南书房”,开始步入他作为康、雍、乾三  相似文献   
9.
1938年至1940年,教育部对全国国立大学和独立学院先后施行过三届统一招生考试,考试按地域和交通划为12——15个考区举行。昆明考区(含香港)由在滇各大学校长蒋梦麟、熊庆来等组成"招生委员会",特聘西南联大著名教授张奚若、闻一多等组成"命题委员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招生工作。其中1939年为防"泄题"之嫌,蒋梦麟先生等断然以西南联大"预拟考题"代替"部颁考题",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混乱。关于这三次统考及其与西南联大的关系,前人鲜有深入涉及。本文主要以相关原始档案为依据,考证其过程,申说其意义,希望对大学考试制度和西南联大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山东胶东地区莱阳、牟平等县有相当数量的家谱记载其祖先明初从云南迁来。而民国《莱阳县志》和《牟平县志》的编纂者和今人风良先生却撰文否定其事。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此提出商榷,初步认为明初以来,滇人确以从军、充军或抗倭三种方式移入胶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