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而第三部门是现代社会化解矛盾的重要组织.公益精神契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社会需要普及公益文化,大学精神呼唤公益文化,这是我国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公益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文章从四方面探讨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正确认识公益与公益精神,把公益精神融入教学中,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建设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公民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十七大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十八大强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公民教育涉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属于终身教育,大学生接受公民教育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分析德兴市转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前提下,研究德兴市产业转型的具体路径,提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需逐步深化改革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从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教学方法、和谐的教学氛围等方面,展开对政治经济学时代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0年前后出生的在校大学生,其群体特点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矛盾,但又有利于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生为本,辩证分析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重视教学对象的新变化、新需求,积极推进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