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大量富余职工和失业职工。怎样安置这些富余和失业职工,已成为企业深化改革的核心,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各级政府和劳动部门在解决这一难题方面已经采取和将要出台什么措施? 近日记者走访了国家劳动部就业司副司长王英才,请他介绍了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劳动部门关于《再就业工程》  相似文献   
2.
徐庆凯同志在《“形式逻辑基本规律”质疑》一文(见《学术月刊》1981年第7期)中对当前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的理论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徐文看到了在不少形式逻辑著作中对思维规律和规则的表述的某些混乱现象,从理论上论述了思维规律和规则的联系和区别,强调要划清基本规律和非基本规律以及它们和规则之间的界限。这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制定和实际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方法的人。他对这一方法的精辟阐释和错误见识都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本文拟就黑格尔对这一方法的理解及其在思辨逻辑中对这一方法的运用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以史实为依据证明当今逻辑界对这一方法尚有严重误解。  相似文献   
4.
5.
一在逻辑史上,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很早就涉及到了。但是,它一直未得到科学地解决。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就萌发了重演绎轻归纳的思想。但他尚未把归纳与演绎割裂开来。近代则出现了归纳派和演绎派。英国的经验论者一般都抬高归纳贬低演绎,逻辑史上称之为归纳派。弗·培根详细地探讨了归纳法问题。但他的学说流露了重归纳轻演绎的端倪。他认为三段论的前提有可能使用含混的概念且它无法考证其本身的确实性,所以,三段论不能用于认  相似文献   
6.
出国留学的政策走向如何?这无疑是全社会尤其是有志于到国外求学的年轻人热切关心的问题。近日,记者就出国留学的若干问题走访了国家教委外事司主管留学工作的副司长王仲达同志,王副司长对这些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近代以来,出现过多种关于处理古今、中西文化关系的思路,并爆发过多次论战,其中有些观点和思路对当今的思想理论界仍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认为,只有用辩证思维来分析文化问题,才能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问题是“五四”时期思想界的重要议题,当年的争论至今仍在延续。本文拟对当年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加以梳理并作简要评论,以期有所借鉴和启发。一、科学教育是否有人文教化之功能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之一,新文化的倡导者要求将科学引入精神生活,力辩科学具有人文教化功能,而玄学派和学衡派则竭力否认或贬低科学的人文价值。1.科学的倡导者强调科学教育有益于人文教化其一,科学教育能增强智力。任鸿隽说,科学于教育上之重要,尤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科学与教育》(1915年),《任鸿隽文存》,67页,上海科技教育、上海科…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内容到研究手段、方法、程序和管理体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这种变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它,从而尽可能使它朝着人类理想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的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
吴桂林同志在《是性质判断,还是负判断?》一文(载《湖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一期)中,对“没有一个资本家不是唯利是图的”这一判断的归类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吴文认为,该判断“不能误认为是全称肯定判断,而只能分析为特称否定的负判断。”其实,吴文的观点是不对的。要正确对这一判断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