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一堂语文课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常常根据这堂课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教学方法是否多样而新颖,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等方面衡量.在新课程已经改革多年的基础上,在语文课从繁华热闹到返璞自然的转变中,我们是否应该把研读教材的成功与否也纳入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中呢?其实,研读教材并不是什么新名词,新事物,它本身就应该伴随着语文教学一起前进,一起成长.然而,研读教材这个上课前的准备过程往往被忽视,相当一部分的语文教师摒弃了思考,备课流稃就是看看课文和教参,有的就是凭原有的印象,然后就上课了.  相似文献   
2.
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中对于"异国"形象的塑造或者描述,而游记为比较形象学提供了丰富的文本。本文通过18世纪末期不同的形塑者们的游记和信件分析了歌德、赫尔德和佐伊姆因为各自不同的身份、背景和视角,塑造的各自眼中不同的"他者"意大利的形象,构成的形塑者对于他者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3.
4.
朱莲莲 《教学随笔》2016,(9):107-107
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总觉得无“法”可寻,甚至出现千篇一律的阅读教学模式,雷同等情况。如何让语文教学成为基于学生立场的语文教学,那么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走进课堂前,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教材解读的深度、作业的布置,甚至教学语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设计与处理,让学生展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多元发散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朱莲莲 《考试周刊》2012,(85):55-56
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而造成高耗低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学生读、写的训练,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两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方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18世纪的欧洲处于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法国与德国的文化交流加速,而跨国旅行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跨国旅行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动机,正是这种不同对德法文化的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探讨18世纪德法之间不同社会背景人群的旅行,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传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