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二册的《放大镜》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的一节课。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接触光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好这节课,教师应选择太阳光照较强的天气,准备好教具:每实验组一块圆形玻璃、一只无色透明小瓶、一只烧杯、一根小铁丝及一杯清水,提醒学生准备好学具:每人一个放大镜、一小张白纸、两根火柴,然后按“放大镜的构造和形状”、“放大镜的作用”、“使用放大镜”、“认识其它放大镜和自制放大镜”的次序组织教学。 1.了解放大镜的构造和形状 上课开始。教师先检查学生自带放大镜的情况。然后,要求学生拿好放大镜,认真观察,并提出几个有关放大镜的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叫它做放大镜?”  相似文献   
2.
在服装专业<生产实训>项目课程建设过程中,扬州职业大学纺织服装系将"设计与制造相关纺织服装产品"作为该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学习范围描述为造型设计、制板打样、铺料裁剪、缝纫制作、熨烫整理等.基于这一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将每届新生入学公寓物品与校服的设计、生产、制造作为具体项目.再细分为铺料、裁剪、分包、缝制、整理包装等具体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