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源远流长,其蕴涵的文化意蕴深厚,德育资源丰富。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所蕴涵的德育功能和价值,挖掘其人文精神,让德育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节日土壤里,开出美丽灿烂之花。  相似文献   
4.
古罗马哲学家贺拉斯说:“美是适度.”文学家对创作作品讲究“入木三分”,艺术家的表演要做到“恰到好处”,裁缝做衣要“量体裁衣”.同样,语文课堂教学要优化高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方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控制课堂容量适度 凡事都有个“度”,“度”,分寸也.“适度”,意即恰如其分.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输出和接受信息的过程,输出量的多少、接受量的多少,都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朱金峰  杨琴 《地理教育》2011,(1):105-105
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环境破坏的两个根本原凶:一是不认识或违背了自然规律,遭到自然的报复;二是现有的生产方式都只限于取得最近最直接的利益,忽视了较长远积累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的作用。遗感的是,今天的人类认识了自然规律却不反思,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如1998年7、8月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的发生,据统计,  相似文献   
6.
一、语教学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 生命意识源自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来自外部世界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触发。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从本质上来说,生命意识就是对生命进程中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是对时光易逝、生命难以长久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说,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生命意识的哲学意义是关于人的生命的一种时间观念,但往往包含着对于生命消逝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这是学作品中生命意识的主要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朱金峰 《考试周刊》2011,(10):158-159
伴随着新教材的推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教材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发生转变。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我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展开具体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试题,总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说纷纭的讨论之余,专业、深入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视点”,我们约请多位语文特级教师或高考作文阅卷专家对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的命题、立意、文体以及考场作文的得失和复习备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在高中阶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展美术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因此,本文从“以美育德,以美树人”入手,阐述高中美育的价值,分析当前“以美育德,以美树人”面临的困境,提出打造班级“审美场”、拓展学科课程空间、开展读书交流会、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情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实现“以美育德,以美树人”的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好少年。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生命意识源自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来自外部世界对人的主体意识的触发。生命意识就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从本质上来说,生命意识就是对生命进程中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是对时光易逝、生命难以长久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说,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是人类独特的精神现象。生命意识的哲学意义是关于人的生命的一种时间观念,但往往包含着对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