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巨大,使得提升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凸显出更为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然而,随着改革的进行,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许多授课教师专任而不专业,专职而又难以胜任,科学教育步入了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科学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经过一线教师十几年的探索与思考,在科学课堂上,让探究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丰富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已渐成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只重视探究活动形式、忽略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导致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深度思考不够。因此,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案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既要关注活动形式,更要关注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否则我们的教学就会失去本真。下面,借助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阳光下的影子》和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教学中三位教师不同的设计,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科学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经过一线教师十几年的探索与思考,在科学课堂上,让探究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丰富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已渐成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只重视探究活动形式、忽略学生思维深度参与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导致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深度思考不够。因此,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案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既要关注活动形式,更要关注探究活动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否则我  相似文献   
5.
受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的影响,活动成为目前小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在诸多活动中,围绕某个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深入又是教师用得最多的教学手段。据调查,有时课堂上多达80%的时间是花在提问、回答和针对回答做出的反应来进行师生交流互动上的,也就是说"问题"成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成为贯穿教学流程的红线。既然"问题"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如此重要,那么在科学课堂上  相似文献   
6.
7.
大多数科学教师可能都体验过科学实验课上秩序混乱如市场熙熙攘攘像超市的情形。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之浓厚让人感动,学生在实验课上的纪律却又使人颇为棘手。我也曾不把可操作的材料交到孩子手中,害怕因让孩子自由研究,导致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新课程理念强调,科学教育需要面向全体、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学会合作。围绕以上目标,我对实验课上学生的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分工。具体方法是将每个小组的六名成员都委以责任,明确要求,使之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管理者和主体参与者。分工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的内容.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有难度的.经过深入研究教材,并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发展水平,我本着把复杂难懂的知识尽可能简单化,把抽象思维变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形象思维的态度,决定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和二次开发,以充分体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因为课堂的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真实学习和真实发展,而非仅仅是完成教材任务.  相似文献   
9.
概念为本的科学教学强调让学生在科学观念层面进行深度思维和推理,进而把握事物的机制、变化以及联系。在《找重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概念性理解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概念性思维,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物体平衡与重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重心”的概念性理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