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克服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因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无法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弊端,论文对本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将教师、学生、学校、企业与政府有机结合,构建了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实践创新培养模式,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企业与政府层面展开分析。探索表明:这些改革措施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科研与教学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卫星通信研究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与国内高校科研与教学情况的比较,介绍了在提高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和学生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可供借鉴的学术思想和科研理念。  相似文献   
3.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学生"找工作和考研"对毕业设计的冲击日渐严重,论文对如何保证毕业设计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毕设布置、课题论证、开题报告、每周交流、中期检查、限期整改、实物验收、论文答辩、成绩评定、毕设评优"等10个环节制定出明确的管理办法,使教师和学生均有章可循,加之校、院、系三级齐抓共管,毕设的质量即可得到保证,学生能从严格的毕设过程获得就业与发展的真才实学。  相似文献   
4.
对软件工程教学创新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研究,并从强调整体观、以人为本、彰显开放3个方面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进行了实践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需要的生态化研究中,从关系入手,注重需要和环境的关系,从大学生自身、从其对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依存入手分析是大学生需要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新的切入点。这种研究视角将有助于全面深入描绘大学生需要的特征和结构,并对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需要的合理满足和教育引导提供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动态过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高校的现有培养模式存在着局限性,亦不符合来自学科自身、社会及高校等方面的诸多要求。因此,基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和工商管理专业实际状况,并借鉴了生态学"资源流动"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交互式培养为主要方式、集合实践与研究,将"知识—能力—素养"贯穿一体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也体现了"综合为主、突出专业"的内涵式培养原则,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反馈和完善机制,以期构建符合创新、创业和跨界等多方位要求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频电路实验教学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如何通过高频电路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开展了研究,并从强调整体观、以人为本、彰显开放3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教学实践中卓有成效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运用“雁阵效应”以点带面来提高学生群体的实践创新能力,并通过实践探索得出结论: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过程中,通过雁阵效应发挥“头雁”与群体的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共同进步;重视“头雁”中的个体差异与互补,发挥雁阵对个体的吸引作用,能有效培养团队意识;坚持不断完善以点带面的运行机制,能有效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达到“群雁齐飞”的良性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日本考察期间所见所闻和回国后相关资料的研究,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日本人的敬业精神、社会对实践创新人才的重视、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等4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通过与国内高校实践教学情况的比较,列出了在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可供借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践"七环节"过程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通信工程专业学生能更好地符合“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该文提出增设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并由学院指派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协调和挑选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类似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课题的训练。实施结果表明制定好“双向选题、方案论证、每周交流、中期检查、限期整改、验收答辩、成绩评定”七个环节的过程管理办法,能使教师和学生均有章可循,由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按章督促与检查是本课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