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李丕创 《现代语文》2004,(4):10-10,9
一、语言的概述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不管怎么说,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最主要的恐怕就是为了交流与沟通.正是依靠语言,人们彼此之间才能够把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心的感受相互倾诉,才有了人类文化史上流传千古的<荷马史诗>和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吟唱至今的<诗经>.按理说,科学越发达,对于语言的掌握和使用就应该越准确.  相似文献   
2.
李丕创 《现代语文》2005,(3):104-10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在本文中,笔者试从生本对话、师生对话两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言志”“缘情”之物,真实的写作应该“我手写我口”,绝不是无病呻吟。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即使是老师教授的所谓“作文之法”,也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才能内化成自己的技能。难就难在被称为顿悟思维的“感悟”和“体验”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由此,要改变作文难的局面,作为语文老师第一要紧的是应该想尽办法先放开、搞活,让学生主动地学、主动地悟。教育家巴士卡里亚有这样的话:“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学生有实践和尝试的自由,也有犯错误的自由,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可以这样说,有了写作的…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鲁迅先生曾向中学生提出这样的希望:“爱看书的青年,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相似文献   
5.
《羚羊木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课本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意在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 笔者认为,对于《羚羊木雕》故事里围绕“赠送”和“索回”那只羚羊木雕,发生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两组矛盾。如果用原有的眼光和观点来看这一《羚羊木雕》,未免视野狭隘,看法偏颇也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友谊与江湖义气 故事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内心充满友情、珍惜友情的小孩。在课文里,坚持诚信的“我”的呐喊和反抗是无…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鲁迅先生曾向中学生提出这样的希望 :“爱看书的青年 ,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 ,即课外的书 ,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教学实践表明 ,语文读写能力的获取 ,重要途径还是来自自己广泛的课外阅读。广泛阅读 ,能够培养阅读兴趣 ,扩大视野 ,开拓思路 ,发展智力 ,提高读写能力和鉴赏水平。只有这样 ,学习语文才能出现“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课内打基础 ,课外出…  相似文献   
7.
&lt;羚羊木雕&gt;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课本七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