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初,是威廉.E.格拉斯顿的思想形成时期与政治生涯中的学徒时期,而此时的英国正经历着变革前的纷扰与变革进行中的激荡;置身于新旧交替时代的格拉斯顿,其政治观尤其是他的自由观,既体现出浓厚的保守主义倾向,带有明显的非自由主义甚或反自由主义色彩,却又无法完全摆脱自由主义时代精神的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烙上清晰的时代印记。与此同时,对真理和社会正义的执着追求,则成为矫治其非自由主义观念的良药。  相似文献   
2.
19世纪30年代,格拉斯顿的宗教态度发生了一次重大改变,他从一位家传的福音主义信徒转变为一名高教会派信徒。文章旨在通过对30年代前后格拉斯顿在宗教及其他思想认识方面的种种变化轨迹的描述和剖析,由此揭示格拉斯顿宗教态度转变的诸多方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全球治理理论的基本取向问题析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治理理论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有关全球化世界治理问题的新兴理论。全球治理概念的开放性使它极易成为一些人兜售意识形态价值的方便工具。以詹姆斯·罗西瑙为代表的全球治理倡导者们,其理论旨趣偏于强调各种非领土性或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重在打破民族国家中心的传统观念,弱化、消解民族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意识,这种危险倾向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4.
完整意义上的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案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其一是原则上赋予天主教徒以公民权,其二则是针对天主教徒公民权所作的若干限制性规定或“保障”条款。尽管这些“保障”条款未必实有其效,但其作为整个法案之一部分却并非可有可无。如果说,法案的前一部分内容回应了解决天主教徒公民权问题之紧迫性与必要性,那么,后一部分内容则反映出天主教解放问题之深刻的历史复杂性。事实上,天主教解放问题不只是一个与天主教徒宗教政治命运息息相关的问题,也是一个攸关英国宪法的新教性质、英国国教会的存在及其特权、英格兰民族由来已久的反天主教传统以及新教徒尤其是国教徒的宗教认同及其宗教情感归属等等的重大问题。天主教解放问题所具有的这种复杂性,使得法案设计者们必须尽量权衡各种利害关系,兼顾来自不同方面的多种诉求。惟其如此,我们只有将法案两部分内容视为相互关联的整体,方能同情性地理解法案设计者们的历史处境及其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5.
保守性是理解帕麦斯顿在维多利亚中期自由主义历史上所居地位的关键。帕麦斯顿是一位保守的自由主义者 ,其保守性与 19世纪中期的时代精神相契合。保守与自由主义、保守与进步之间并非截然对立 ,而是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兼容关系。帕麦斯顿在维多利亚中期英国自由主义发展史上应占有明显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18世纪的英国社会在呈现出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渐趋改善的一面同时,也始终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社会问题,贫困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尽管贫困问题并非始自18世纪,但随着该世纪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18世纪后期的加速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的加剧,贫困问题也相应地显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7.
评价一所学校,实际就是评价它的校长。有一个好的校长就有一所好的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即办学理想、指导思想、办学观念、办学目标、办学手段、学校管理和环境文化建设)指导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它有明确的导向性、统帅性,有相对的稳定性、表述性。过去的一百年,影响国家命运的两所学校一所是抗大,一所是黄埔军校。抗大的办学理念是“三句话,八个字”,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它培养的人才打败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美国…  相似文献   
8.
在步入政坛和转变为高教会派之前,受家庭尤其是母亲和姐姐的影响,格拉斯顿有过一段国教福音派的信仰经历,福音主义在培育格拉斯顿的宗教情感与奠定其信仰基础的同时,也孕育着格拉斯顿宗教认识深化与发展的可能,并在他漫长的未来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牛津运动”是一场发生在英国国教内部的宗教复兴运动,由于运动一度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是编辑和发行“时代书册”,故又被称作“书册运动”。早期书册作者们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教会的权威问题。他们一贯确认教会神圣权威之“使徒承继”说,并由此引起一场国教会内部的神学论争。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是英国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之一便是社会分化的加剧。整体而言,18世纪英国社会结构呈现出的是一种三层式架构,处于社会顶层的是贵族集团,居于社会底层的是下层民众,而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一个日益壮大的中间阶层,并逐步发展为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