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文是修身养性、博取功名、服务生活、培植主体人格的工具,这是我国文论关于作文功能的认识。实质上,把作文的功能分解为服务社会的外在功能和满足自身的内在功能来剖析,对于作文“立人”的作用会体现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2.
种种原因导致了国外出现了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的作文教学危机。对此,它们解决危机的对策包括三个方面:宏观对策——作文课程目标与作文教学环境的建构,中观对策——先进的教学观念的确立,微观对策——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实施。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当前的语文教改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简论战争题材的课文与语文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国内尚没有人将中学语文课本关于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进行集约化的研究,笔者认为:对于这类作品的编排状况、德育信息、正负心理反应及德育方法进行探索,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素质、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文教学“我思”丧失之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文教学中,"我思"丧失的主要特征是:教师迷信他人的意见与方法,失去了对课文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教学的个性,并且以新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我思"丧失的课文教学疾病,对于语文课文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的人文素质与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乾明 《教育研究》2005,26(7):84-85
教师素质被看作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 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存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严格的教师教育所形成的品性与能力,包括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教师专业性向的差异使其呈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个人品质则是优质教学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讨教师素质与高质量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等问题,我们特约请了教师教育方面的几位学者就此展开研讨,现将他们的思考刊登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李乾明 《陕西教育》2000,(10):36-37
21世纪的语文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语文教师的创新机制及其形成条件是关键。语文教师的创新机制主要由知识、能力、情商三个维度组成,它们分  相似文献   
7.
按照中国近代教育家对西方教学论态度的变化,近代教学理论中国化的历程包括五个时期:“观风期”(1840-1861)、“尝试期”(1862-1900)、“教授法时期”(1901-1918)、“教学法时期”(1919-1936)、“民族化改造期”(1937-1949).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近代教育家不断地探索教学理论中国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作和作教学离不开直觉,但如果一味地夸大经验、灵感的作用,就会陷入直觉主义的泥潭。直觉主义作教学理论具有直感性、神秘性、蒙昧性的弊病,我们可以用科学主义之长以济其短,从而宏扬作教学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作是用语言字表达自己对外界信息的审美感受的心理过程与结果。其本质能够从语言学、美学、信息论方面得以多元化的阐释,从而有利于增强作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艺术内在与外在的特征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清晰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特征,可感 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外在特征。它们又分别表现出具体的一系列美学特征。语文教学艺术 具有启发动机和乐学两大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