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这种语言艺术的美感主要是靠师生通过声音来进行的;而文学作为书面语言的艺术,也能利用并协调语音,造成话语的音响效果,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如平仄、押韵、叠韵、双声、轻声、儿化、摹声等.教学中.平仄、押韵的知识会在诗词中讲到,双声、叠韵的知识会在单纯词里讲到,并且常常体现在拼音、朗读中,而摹声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本文拟对中学教学中的摹声现象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2.
意象派诗歌是在象征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本文论述了意象诗歌的哲理、特点、以及作用和消亡。  相似文献   
3.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能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变得高尚,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时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将美学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去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何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途径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