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模式将创新传统高职教育课堂模式。本文从分析高职教育现状入手,探讨了在高职《PLC及变频器的使用与维护》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设计思路,并结合教学实践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记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结尾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警示后人引以为戒。高中《语文》第三册把“多谢后世人”中的“多谢”解释为“嘱咐”,对此我深有疑惑。这里“谢”作何解,注释未提及,根据“谢”的几种常用义根本解释不通,是不是注释错了?  相似文献   
3.
《齐桓晋文之事》以对话的形式记述了孟子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而施行仁政的过程,但实则是作为臣子的孟子和作为国君的齐宣王进行的一场辩论。我们知道,古代的君臣关系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没有是非可辩,没有道理可讲,君王的话是金V口玉言,就是真理.所以孟子想在论辩中取胜绝非易事。但他终以如簧巧舌使齐宣王打消了称霸的念头,接受了孟子的主张,这足以证明孟子的论辩艺术多么高超。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孟子的论辩艺术。  相似文献   
4.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修辞手法,二者有相似点,都是本体不出现,所以极易混淆。要准确区分,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入手。  相似文献   
5.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修辞手法,二者有相似点,都是本体不出现,所以极易混淆。要准确区分,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入手。借代是借用一事物的名称代替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在句中不出现;出现在句子中取代本体的人或事物,叫借体。借代有几种类型:特征代本体,部分代整体,工具代本体,具体代抽象等。最常见的是特征代本体。特征代本体指用人或事物的某些特征代替它本来的名称。如:鲁迅在《药》中的几处借代:“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相似文献   
6.
电能计量装置的记录,在供用双方电费结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抄表装置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而还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导致人为偷窃电和自然故障频繁发生、不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能依据实时负荷情况调整电流互感器变比及三相负载不平衡等情况较为严重。由于计量故障发生,不能及时处理,不但损害了供电企业形象,又不能更好的维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我院数控技术专业群的双师素质现状,提出了数控技术专业群群"双师"素质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PLC与变频器使用与维护》课程的特点,对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以及实训进行了探讨.以任务驱动项目化的改革方式在教学改革中通过调整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形式、加强实训环节和学生顶岗实习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了学习效果,并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作者认为.荔枝壳表面的块状裂片因为像龟甲所以叫作龟(州)裂片。实际上,这是因误读造成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现代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还处于一种摸索、实验和研究的阶段,因此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继续深入研究探讨,提出建议,以期对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