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简论程颐、程颢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大儒程氏二兄弟,不仅继承了儒学的民本传统,而且站在时代的前沿,对其进行了极富价值的时代性转化,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突出强调“民”的历史作用、重视民计民生、提倡尚贤任能、主张刑教兼备等,对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礼"是儒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孔子"礼"是在对周礼的扬弃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荀子"礼"则是在继承孔子"礼"的同时,兼采诸家之长.孔礼与荀礼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3.
师范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是指在校期间 ,按照社会和学校对其社会角色的要求 ,通过多种途径 ,将相关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信念、并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过程 ,呈现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角色变化的阶段性和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的社会化、大学生行为准则的社会化和师德的社会化 ,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相似文献   
4.
儒学人文精神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中的人精神丰而意博,理深而旨远。其中“仁”、“义”、“忠”、“信”就是十分可贵的人因子。这些人因子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正确义利关系的确立、至公诚敬品格的造就、诚信无欺品格的模塑等,都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爱国主义的爱心之源,对于我们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将是大有神益的。爱心源于孝爱国之爱源于孝,是自发形成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自己与父母、与族人、与故土的关系是休戚与共、同荣共苦的关系。这种认识和体验不断积累的结果,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父母的依恋,对族人的关心,对故土的热爱。当人们在生存过程中认识到自己身之所由出、命之所由系时,人性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孝,报答生养之思德便油然而生。孝的观念产生,从个体而言,自人初识世事始。当一个人意识到自…  相似文献   
6.
《阴符经》深刻地揭示了“天道”的客观性、规律性、可知性和必然性 ,警示世人只能“执天而行”、“因而制之” ,否则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无异于“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相似文献   
7.
“仁”、“义”、“忠”、“信”是儒学中的精华之所在,她不仅对中华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和推动作用,而且之于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当代商业活动中,不论是对优秀商业人材的培养,还是对良好商业化的形成,都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迪功能。  相似文献   
8.
简论孔子的"和合"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追求"和合"、崇尚"和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历史上的"和合"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形成了主要包括"天人和合"、"群己和合"、"人人和合"、"身心和合"在内的丰富的"和合"思想.继承和光大孔子的"和合"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等,都是富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概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课程之一。"1+2教学模式"就是将时政新闻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使之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是积极有效的,不仅明显增进了课程的吸引力,而且教育教学效果也得以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