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蒙古家谱》(上、下卷),原名《蒙古博尔济锦氏族谱》(以下简称罗本),系喀喇沁人罗密所著。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其裔孙博清额在罗本基础上重纂,题名《蒙古博尔济吉忒氏族谱》(以下简称博本)。博本由朱风、贾敬颜点校,收入《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而罗本至今未见刊布。编者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罗本蒙古文原著的汉译传抄本,实属罕见,今予刊布,以期有助于蒙古史研究。——编选者 李保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大清崇德三年军律"原始文本和相关史料,对该军律发布的时间、背景以及文本流传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兼及其与蒙古例、蒙古律书相关条目之间的关系。除"军律"最初的文本可信度无可厚非外,其余流布的各种文本皆不能作为法律文献来进行文本研究和引用,并认为满洲、蒙古、汉文三个语种的"军律"文本与蒙古文《理藩院律书》以及满洲、蒙古、汉文三个语种的《蒙古律例(书)》各自对应的相关条款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文本渊源和传承关系,仅在内容上比较相似而已。《理藩院律书》《蒙古律书》的相关条目,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取材于"军律",绝非是其蒙古文本的照录或者对满洲、汉文文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考察了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历史上的政治语言——“可汗”“可敦”的词义。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以及笔者的深入挖掘和探索,认为“可汗”“可敦”各由“可和汗”“可和敦”组成的偏正结构词组。经过搜检发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可汗”“可敦”来源于突厥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在蒙古语族语言中也似乎已经很难寻觅其历史踪迹,而在阿尔泰语系的重要成员——朝鲜语中至今保留着其本义,即“可”“汗”“敦”三个音节的基本字义,分别为汉语的“大”“天”“地”之义。各词词义又深度契合北齐魏收所撰《魏书》所记乌洛侯国界内石室之壁祝文所刊“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之描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