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先慧 《考试周刊》2013,(96):25-26
运用语义指向解构传记类文言文章法和主旨,能有效地突破作者深层的潜意识情感指向,也可以有效地突破文章的构思艺术。  相似文献   
2.
比喻辨析     
比喻是中学教学中最常见的修辞,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比喻修辞牵涉到比喻义。借代、比拟、比较、通感、象征等一系列知识点,教学中不能孤立的谈比喻,必须把与比喻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系统辨析,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关于比喻“本体”“喻体”的讨论1、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这是汉语修辞学明确规定的,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本体、喻体的所指不能是同一具体对象,即不能说:天安门像天安门;二是本体喻体的所抬不能是同一类事物,即不能说“黑驴像驴”,例如:门)两条白线,…  相似文献   
3.
教学语境由教室布置、教学资源、实施教学时所运用的言语体态服装、教学流程的各元素构成的课堂交流情境,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生成性特征。文本语境就是教学语境,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言语、教学评价、教师服饰等都要与文本语境相融合。《亡人逸事》的教学语境当为悲戚,教学目标当以"亡人"为核心进行情感体悟式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李先慧 《成才之路》2012,(16):60-60
正《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创设教学情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创设学习活动机会,引导积极探索和解决具体问题。一、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在发生着变化,逐步由课堂上的"主宰",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导师"。高中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5.
李先慧 《考试周刊》2013,(99):20-20
鉴赏怀古诗时必得明确作者所怀之“古”的特征。并非写入诗词的典故都是作者所怀之“古”。用知人论世法将“古”与现实对接,方可切入作者内心的潜在情感之中,明确怀古诗中写景与抒情、怀古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6.
7.
《荷塘月色》作为现当代最美的散文之一,在选入中学教材时,叶圣陶先生却把"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删除了,同时被删除的还有后面的《采莲赋》。张厚感先生给出的理由是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这是官方的理由。讨厌这"刚出浴的美人"。——从年少到年老,我几次在月下,站在荷塘边,观察叶子中间的"白花",论神论形,它们怎么也无法与"刚出浴的美人"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9.
《荷塘月色》错落有致若有若无地巧用听觉感悟,造成了“听似无声却有声,听似有声却无声”的艺术效果,达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艺术境界。一用有声描绘无声意象《荷塘月色》的“寂寞幽僻”的小路,清幽美妙的“月下荷塘”和朦胧高雅的“荷塘月色”,都给人宁静恬适的高雅风味,而创意出这种境界  相似文献   
10.
李先慧 《中国传媒科技》2024,(2):107-110+13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教育出版内容生成领域的创新应用,重点分析人工智能如何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以及其在新闻、出版和传媒行业中的融合应用。【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当前教育出版领域的实际案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成、编辑加工和媒体融合等方面的应用。【结果】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出版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内容生成的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媒体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结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是教育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其在提升出版内容质量、优化传播渠道和拓展服务范围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