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对工作记忆的增长可以(部分地)解释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假设做了检验。127名3-5岁儿童接受以下测验:“Tom说”游戏任务作为现实性监测发展的评估;数字倒背广度测验作为工作记忆能力的测量;数字顺背广度作为短时记忆能力的测量;麦卡锡幼儿智能量表的言语分测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数字倒背广度可以显著地预测现实性监测的成绩,表明随着可用的心理资源的增加,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的能力在增长。现实性监测与数字顺背广度的相关不显著,表明内容记忆与源记忆是分离的。  相似文献   
2.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若干问题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生认识论的主题没有过时,而且永不会过时,皮亚杰为发生认识论开创的研究路线--康德意义上的范畴之个体发生的研究应该坚持.发生认识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皮亚杰结构论与其他结构主义者的结构论的关系;心理逻辑不同于形式逻辑的本质;"趋同重构"概念面临还原论的危险;"水平滞差"与"阶段"概念之间的固有冲突等,仍需进一步探讨和澄明.当今日内瓦的某些心理学家们的兴趣向"现实主体"的转换在某种程度上离开了皮亚杰的传统.目前,一方面皮亚杰的整个理论体系期待着新的理论综合;另一方面也存在与当代认知心理学进行有别于现今"新皮亚杰学派"的合作,特别是汲取后者实验方法和技巧之长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布鲁默学习测验(BL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默学习测验(Bloomer Learning Test,简称BLT)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教授布鲁默(Bloomer.R.H.)编制成的一套学习测验,主要施测对象为在校中小学生。今年五月他来华讲学,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顾问教授。我们在与布鲁默教授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到BLT的具体内容,深感这套测验特色鲜明,与教学实际联系密切,极具实用价值。现对之作一简单介绍,希冀对我们开展学校测验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的再解读 --从认知发展角度的剖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内隐学习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停留在传统范围内的研究,往往只对内隐学习作横断面和静止的描述,没有能从发展机制上对学习加以刻画,也割裂了内隐与外显认知机能之间的联系.本文从认知发展的角度重新对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加以整合,指出了二者在适应与机能上的连续性.认知结构的建构与发展,才是获得知识的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有许多无意识的成分参与,内隐学习研究以此作为对象定能开辟出一块崭新的领地.本文从理论和方法上对在认知发展领域开发内隐学习研究的可行性作出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十三岁的少年宁铂,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消息在报上发表后,引起广大家长、教师和学生的极大注意。宁铂智力的高度发展和多方面知识的获得,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这些因素中,他的天资聪慧,恐怕仅仅是一方面,而且与他所受到的良好得法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作为认识对象的智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通过人们的外显行为而表现出来。智力测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智力的手段,然而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智力到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力分数需经历多次转换,因此IQ测验分数所代表的“智力”只能部分地反映其实的智力。本文着重对这些转换过程进行分析,指出智力研究中的间接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IQ量表既不是测量智力的唯一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方法,不能盲目相信IQ测验的分数,更不能滥用IQ测验。  相似文献   
7.
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比奈式智商测验虽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和局限,不能视为十分理想的智力测量工具,但其价值不容忽视。60年代以来.智力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三重理论和戴斯等人提出的"PASS模型"智力理论。它们的特点是:注重智力中的核心和元成分,重视探索相应的智力培训程序。  相似文献   
8.
儿童现实性监测的发展是当前错误记忆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对现实性监测的定义、研究范式、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介绍了三个相关的理论,指出了现实性监测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并认为,对已有的理论进行证实或证伪研究,考察现实性监测与易受暗示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维果茨基与皮亚杰理论之间的共同点(相似性)与差异(或对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们超越这两种理论各自的局限性并产生一种整合性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简评一种新的智力理论:PASS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出现了一股以新的智力观“超越”或取代传统IQ概念的思潮。戴斯(Das,J.P.)、纳格利尔里(Naglieri,J.A.)、考尔比(Kirby,J,R.)等人90年代提出的PASS模型为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本文拟对其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作一粗浅评介以期更引起国内同行的注意和思考。这对开展智力理论的研究和智力测量的实践也许不无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